白衣體驗悟使命,青春實踐礪擔當
白衣體驗悟使命,青春實踐礪擔當
初入醫院:好奇與敬畏交織
清晨七點,當城市還在半夢半醒間,三名學生已在醫院大廳集合。換上整潔的參觀服,懷揣著好奇與忐忑,他們跟隨醫護人員的腳步,走進這個充滿故事與希望的地方。在門診大廳,導診護士耐心為患者答疑、指引,看似簡單的工作,卻要在嘈雜環境中時刻保持專注,快速回應不同需求。學生小劉感慨:“以前覺得導診就是指路,親眼看才知道,她們要熟悉醫院布局、科室業務,還要安撫患者情緒,太不容易。”
步入診室,醫生們早已開啟忙碌模式。問診、聽診、寫病歷,動作嫻熟又嚴謹。在呼吸內科診室,主任醫師王大夫一邊為患者檢查,一邊向學生講解:“問診要細致,患者的每一個癥狀、病史,都可能是診斷的關鍵。” 三名學生圍在一旁,認真聆聽、觀察,眼神里滿是對專業知識的渴求。
病房穿梭:見證責任與溫情
病房區,是更能感受人間百態的地方。三名學生跟隨護士來到心血管內科病房,參與到基礎護理工作中。為患者測量體溫、血壓,協助護士整理病房、分發藥品,看似瑣碎的操作,每一步都有嚴格規范。在為一位老年患者量血壓時,學生小胡因操作不熟練,反復調整袖帶位置,患者卻始終微笑鼓勵:“孩子,別慌,慢慢來。” 這份包容讓小胡深受觸動,也更懂醫患間相互理解的珍貴。
醫生查房環節,更是讓學生們見證了醫療工作的嚴謹與溫度。主管醫生仔細詢問患者恢復情況,不放過任何細微變化,調整治療方案時,會耐心向患者及家屬解釋用藥原理和注意事項。一位剛做完手術的患者緊緊握住醫生的手說:“多虧你們,我心里踏實多了。” 這樣的場景,讓學生們真切體會到醫生職業帶來的成就感,也明白背后承載的厚重責任 —— 關乎生命,關乎希望。
交流學習:汲取成長的力量
實踐過程中,醫院專門安排了醫護人員與學生的交流分享會。急診科醫生講述自己深夜接診外傷患者,爭分奪秒搶救的經歷;護士分享長期護理慢性病患者,建立深厚情感的故事。學生們提問積極,從專業學習規劃到醫患溝通技巧,從職業壓力排解到醫療行業發展,醫護人員傾囊相授。
“想當醫生,光有知識不夠,還要有共情心、責任感,得學會站在患者角度想問題。” 一位從業多年的醫生寄語學生,讓大家陷入思考。交流中,學生們不僅收獲了職業認知,更明確了大學學習的方向 —— 要扎實學好專業課程,更要培養人文關懷精神,為未來可能踏上的從醫之路筑牢根基。
實踐收尾:收獲與成長并行
為期7天的職業體驗社會實踐接近尾聲,學生們經歷了從懵懂好奇到深刻感悟的轉變。他們見證了醫生職業的忙碌與艱辛,也感受了這份職業帶來的溫暖與力量;看到了醫療工作的嚴謹規范,也體會到醫患間相互支撐的珍貴。
學生小蔣在實踐總結里寫道:“以前覺得醫生很神圣、很遙遠,這次體驗讓我明白,他們也是一群懷揣熱愛與責任,在平凡崗位上堅守的普通人。我要把這段經歷化作學習動力,未來若有機會穿上白衣,也要成為能給患者帶來希望的人。”
此次職業體驗社會實踐,以 “體驗 + 學習 + 感悟” 的模式,讓大一學生走出校園,近距離觸摸醫生職業的真實模樣。他們在實踐中收獲成長,對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有了初體驗,也為青春注入了責任與擔當的底色,期待這些年輕的身影,未來能在不同領域續寫屬于自己的奮斗篇章,而這段與醫療行業的邂逅,終將成為他們成長路上珍貴的養分。
實踐報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