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中國抗日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導青年學子傳承紅色基因、賦能鄉村振興,2025年7月14日至20日,長安大學“逐夢黔行·薪火永續”暑期社會實踐隊在指導老師楊磊帶領下,赴貴州、重慶、陜西三省市開展社會實踐。6名隊員歷時7天,累計走訪丙安古鎮、遵義會議會址、四渡赤水紀念館、重慶白公館、丹鳳縣棣花古鎮、賈平凹文學藝術館及故居、商南縣紙房村等8處實踐點,深入探尋紅色精神與鄉土發展的融合路徑。
實踐隊首站合影
鑄魂:紅色薪火照征程 實踐隊于7月14日啟程,15日上午抵達遵義丙安古鎮。隊員們腳踏吱呀作響的紅軍索橋,耳畔仿佛響起四渡赤水的沖鋒號角。在古渡口遺址前,楊磊老師結合歷史場景現場講授“行走的思政課”,以沉浸式體驗開啟紅色研學之旅。15日至18日,實踐隊輾轉貴州境內的遵義會議會址、紅一軍團陳列館、四渡赤水紀念館,透過千余件珍貴文物還原革命崢嶸歲月;隨后奔赴重慶白公館,在“獄中八條”警示墻前靜默宣誓,通過彈孔軍帽、行軍地圖等實物史料與動態沙盤,深刻感悟長征精神與紅巖氣節的永恒力量。
實踐隊走過紅軍索橋 實踐隊參觀先輩雕像
實踐隊參觀賈平凹故居 實踐隊學習紅軍四渡赤水路線
尋根:文化沃土育新機 19日,實踐隊前往陜西丹鳳縣棣花鎮,調研賈平凹文學藝術館、故居及古鎮。通過觀摩數十件珍貴手稿、農耕器具等實物,隊員們剖析《秦腔》《浮躁》等作品中的鄉土敘事,探討文學創作如何推動鄉村振興。
躬行:振興路上踐擔當
20日,實踐隊深入商南縣紙房村,走訪5戶涵蓋老黨員、困難群眾及有在校學生的家庭,以精準對接需求、高效務實的作風開展幫扶;師生考察連翹補種與茶葉產業升級現狀,為村民提供教育幫扶與產業建議;與村民深入交流,以真情實意筑牢情感紐帶,讓溫暖關懷直抵民心。老黨員傳遞的責任擔當、困難群眾眼中重燃的希望、扎根基層的奮斗信念,正如點點星火,匯聚成照亮鄉村振興之路的璀璨光芒。
實踐隊與商南縣紙房村開展對接幫扶
結語:青春星火永相傳 至此,長安大學“逐夢黔行·薪火永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圓滿結束。這不僅是一次跨越黔、渝、陜三地的紅色與鄉土之旅,更是一次精神的傳承與行動的宣言。一路走來,丙安的索橋、遵義的星火、白公館的錚骨、棣花的墨香、紙房的茶田,每一處實踐點都化作生動的青春課堂;每一頁調研筆記、每一次深夜研討、每一份幫扶建議,都承載著長安大學學子“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責任擔當。隊員們將紅色基因的熾熱薪火與鄉土民情的深厚根系深度融合,以腳步丈量初心,以實干詮釋使命,為新時代青年傳承歷史榮光、助力鄉村振興書寫了鮮活的實踐注腳。
未來,實踐隊將以此次收獲為起點,繼續在服務國家、奉獻社會的征程中點燃生生不息的青春之火,讓鄉村振興的夢想在實干中綻放時代光芒!
信息來源:長安大學赴貴州遵義“逐夢黔行·薪火永續”暑期社會實踐隊
供圖:郭曉滿、張天琦、楊雅琪
供稿:呂晶 、高志成、李卓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