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下午,新苑社區活動中心內歡聲笑語不斷。來自塔里木大學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院的5名志愿者們帶著精心準備的課件和互動道具,在這里開展了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為主題的實踐活動,為社區30余名小朋友送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價值觀啟蒙課,用青春力量凝聚價值共識,傳遞向上向善的社會正能量。
圖為志愿者為小朋友講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楊佳琪供圖
精心籌備,讓價值觀教育“活”起來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是抽象的概念,尤其是對小朋友來說,必須用他們能理解的方式去解讀。”活動負責人、塔里木大學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院學生介紹,為了讓活動更具吸引力,志愿者團隊提前兩周就開始籌備,結合小朋友的認知特點,將“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4字方針拆解成一個個貼近生活的小故事、小游戲。
活動當天,志愿者們一早就來到社區活動中心,有條不紊地布置場地:墻上貼滿了色彩鮮艷的價值觀主題漫畫,桌上擺放著印有“誠信”“友善”等關鍵詞的卡通卡片,角落的互動區還準備了拼圖、貼紙等小獎品。“我們希望通過環境的營造,讓孩子們一進來就感受到輕松愉悅的氛圍,更容易接受我們傳遞的內容。”志愿者一邊張貼海報一邊說。
生動講解,讓核心價值“入”心來 下午4點半,活動正式開始。志愿者以一則“小哪吒守誠信”的動畫短片拉開序幕,當屏幕上出現小哪吒遵守承諾、幫伙伴找回丟失的風箏時,臺下的小朋友們立刻被吸引,紛紛舉手分享自己對“誠信”的理解。“我上次借了同桌的橡皮,第二天就還了,這也是誠信!”7歲的小朋友劉子軒大聲說道,得到了志愿者們的一致稱贊。
在隨后的講解中,志愿者們用“身邊事”解讀“大道理”:講到“富強”,他們展示了家鄉近年來的變化照片,從泥濘小路到柏油馬路,從土坯房到安居樓,讓孩子們直觀感受國家發展帶來的生活改善;談到“友善”,他們組織了“互助小游戲”,讓孩子們兩人一組合作完成拼圖,體會團結友愛的重要性。
“原來‘文明’就是不亂扔垃圾、不說臟話呀!”9歲的張悅小朋友聽完志愿者的講解后恍然大悟。志愿者們通過這樣具象化的解讀,讓抽象的價值觀變得可感可知,深深烙印在孩子們的心里。
互動問答,讓價值理念“扎”深根 “搶答環節現在開始!”隨著志愿者的一聲令下,活動進入了最激烈的提問互動環節。志愿者們準備了30余道與核心價值觀相關的問題,涵蓋生活常識、行為規范等多個方面。“請問,看到老人過馬路,我們應該怎么做?”“主動攙扶!”孩子們齊刷刷地舉手,生怕錯過了展示自己的機會。
除了搶答,志愿者們還設計了“價值觀故事會”,讓孩子們分享自己或身邊人踐行核心價值觀的小故事。8歲的王涵講述了爺爺退休后堅持在社區義務巡邏的經歷,“爺爺說他雖然老了,但還能為社區做貢獻,這就是‘敬業’吧?”聽到這里,志愿者們深受感動,紛紛為這位默默奉獻的老人點贊,也讓孩子們明白,“敬業”不分年齡,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位置上發光發熱。
溫情陪伴,讓志愿精神“傳”下去 活動接近尾聲時,志愿者們還和孩子們一起制作了“價值觀手賬”,讓孩子們把今天學到的內容、自己的感悟畫下來或寫下來。“我要把這張畫貼在床頭,每天提醒自己做一個文明的好孩子。”新苑社區工作者全程參與了活動,她對志愿者們的付出表示感謝:“孩子們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這樣的活動非常有意義。塔里木大學的志愿者們用孩子們喜歡的方式傳遞正能量,不僅讓孩子們學到了知識,更在他們心里種下了真善美的種子。”她還表示,社區將與學校建立長期合作關系,讓這樣的實踐活動常態化開展。
下午6點,活動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中結束。志愿者們收拾場地時,發現不少孩子偷偷在他們的背包里塞了自己畫的感謝卡。“雖然很累,但看到孩子們的笑臉,就覺得一切都值得。”志愿者張宇軒說,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他們有責任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給更多人,用實際行動凝聚價值共識,讓正能量在社會的每個角落傳遞。
此次實踐活動,不僅讓新苑社區的孩子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讓塔里木大學的志愿者們在服務社會中踐行了青年擔當。正如志愿者們所說,傳遞正能量是一場“接力賽”,他們會帶著這份收獲繼續前行,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更多人心中生根發芽,共同繪就文明和諧的社會畫卷。
(文/曹琦 張旭彤 攝/李珊 楊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