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積極響應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的偉大號召,“裁云剪月”實踐小分隊于2025年8月5日開展了剪紙傳統文化社會實踐活動。本次活動旨在探尋剪紙藝術的傳承與發展之路,增強民眾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
活動期間,實踐團隊來到了當地的剪紙博物館。在博物館里,隊員們看到了許多精美的剪紙作品,涵蓋了傳統題材與現代創新題材。傳統題材作品中,有栩栩如生的花鳥魚蟲,它們或靈動活潑,或嬌艷欲滴;還有充滿故事性的神話傳說場景,人物形象鮮明,情節生動。現代創新題材作品則結合了當下的流行元素與時代特征,將剪紙藝術與時尚、科技等元素巧妙融合,如以城市建筑為主題的剪紙作品,展現出城市的現代風貌;以環保為主題的作品,傳遞出對生態環境的關注與思考。從漢代“剪桐封弟”的典故溯源,到明清時期民間窗花、喜花的盛行,再到現代剪紙藝術家融合動漫、抽象元素的創新作品,數百件展品串聯起剪紙藝術跨越千年的演變。其中,一幅長達5米的《二十四節氣圖》格外引人注目,作品以細膩的線條勾勒出不同節氣的自然景致與民俗活動,牡丹、蟬鳴、瑞雪等元素在紅紙上栩栩如生,展現出匠人精湛的鏤空與剪刻技藝。
隨后,實踐團隊拜訪了剪紙藝術非遺傳承人。非遺傳承人詳細介紹了剪紙藝術的歷史淵源,從古老的傳統技藝起源,到歷經朝代更迭在不同時期的發展變化,讓隊員們深刻感受到剪紙藝術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在制作工藝方面,非遺傳承人親自示范,展示了從選紙、繪圖到裁剪、修飾等一系列精細步驟,并分享了自己多年來的創作心得與技巧。同時,也談到了當前剪紙藝術傳承面臨的挑戰,如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興趣不足、傳承人才斷層、市場競爭激烈等問題。隊員們認真聆聽,積極提問,與非遺傳承人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深刻體會到剪紙藝術背后的匠人精神以及傳承的重要性。隊員們還親自參與到剪紙制作過程中,在師傅們的耐心指導下,從簡單的圖案開始嘗試,逐漸掌握了剪紙的基本技巧,如折疊、裁剪、鏤空等。盡管過程中遇到了紙張折疊不整齊、裁剪線條不流暢等困難,但隊員們并未放棄,經過反復練習,最終成功完成了自己的剪紙作品,深刻體會到了剪紙藝術的魅力與樂趣。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剪紙文化,實踐團隊還在社區、學校等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在社區活動中,團隊舉辦了剪紙文化講座,向居民們介紹剪紙的歷史、種類、制作方法以及文化內涵。講座中,隊員們通過圖文并茂的PPT展示、生動有趣的故事講解,讓居民們對剪紙藝術有了初步的認識。隨后的現場剪紙教學環節,更是將活動氣氛推向了高潮。居民們紛紛拿起剪刀和彩紙,跟隨隊員們的示范,認真學習剪紙技巧。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幫助,共同創作出一幅幅充滿創意的剪紙作品。一位社區居民感慨地說:“以前只是覺得剪紙好看,但不知道背后還有這么多的文化和技巧。通過這次活動,我對剪紙藝術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
在學校宣傳活動中,團隊為學生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剪紙藝術體驗課。隊員們根據學生們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設計了有趣的教學內容。首先,通過播放動畫短片、展示剪紙作品等方式,激發學生們對剪紙的興趣。接著,以簡單的動物圖案為例,詳細講解了剪紙的步驟和方法,并手把手地指導學生們進行實踐操作。學生們熱情高漲,積極參與,課堂上充滿了歡聲笑語。許多學生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接觸剪紙藝術,感覺非常有趣,以后會更加關注和學習傳統文化。
通過本次剪紙傳統文化社會實踐活動,“裁云剪月”實踐小分隊深刻認識到剪紙藝術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內涵。盡管在現代社會中,剪紙藝術面臨著諸多挑戰,但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如加強對傳承人的保護與培養、推動剪紙藝術與現代元素的融合創新、加大宣傳推廣力度等,剪紙藝術一定能夠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未來,實踐團隊將繼續關注剪紙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積極開展各類實踐活動,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文化強國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