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至暮色四合,崗豐村那面滄桑的老墻正等待著被賦予嶄新的藝術生命。2025年7月8日,廣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崗彩鵝趣,豐墨客韻”——“羽你鄉繪”突擊隊展開了墻面繪畫設計的深入探討,每個環節都凝聚著對鄉土文化的敬意與創意巧思,讓沉默的墻面逐漸煥發出敘事的溫度。
讓墻面與藝術靈感先行對話:老墻的華麗變身 崗豐村那面鐫刻歲月痕跡的老墻,正靜候著一次藝術的涅槃重生,它將化身客家鵝文化的敘事者,以全新姿態講述過往。團隊成員選用透氣型外墻專用漆,手持長柄滾筒筒蘸取漆料,沿著墻面肌理反復推滾,確保底漆牢牢附著,保障墻面色彩持久牢固。待第一遍漆干透后,墻面會粉白如新,陽光照在上面,可以透露出幾分柔和的光澤——這面見證時光流轉的老墻,此刻正以最優雅的姿態,準備迎接藝術色彩的華麗蛻變。
圖為團隊成員在給墻面刷底漆
讓草圖在鄉土中生根:精益求精的創作過程 暮色漫過崗豐村的大舞臺,團隊成員把攤開的墻繪底稿細細打磨,空氣中只余鉛筆與紙面摩挲的沙沙聲。他們擦去拘謹的線條,以更靈動的筆觸重新勾勒鵝的輪廓,尤其是那對展翅欲飛的翅膀,每一道弧線都飽含生命的張力。馬克筆的繽紛色彩在草圖上跳躍,明快的色彩相互碰撞又和諧相融,團隊成員們時而停筆凝思,時而快速調整,力求讓整幅畫面達到最完美的平衡。
圖為團隊成員在修改墻繪底稿
精雕細琢的IP形象創作:讓文化符號鮮活起來 作為項目的核心亮點,IP形象設計凝聚了團隊的智慧結晶。隊員們從墻繪的主題和場地特點出發、著重細節,使其更生動、獨特,更加富有客家鵝的個性所在。從初稿到定稿,經過與當地居民的多次交流和完善,每一個細節都被反復推敲,最終呈現的形象既保留了客家鵝的獨特神韻,又賦予了它嶄新的藝術生命力。
圖為團隊成員在修改客家鵝IP形象草圖
如今,陽光傾灑在雪白的墻面上,光影在畫面中流動,與打磨成型的IP形象相映相趣,它既承載地域文化記憶,又催生新故事。這面墻已不僅是建筑的組成部分,更成為連接藝術與生活、傳統與現代的文化紐帶,正以色彩為語、線條為言,訴說崗豐村獨有的韻味。
供稿:廣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羽你鄉繪”突擊隊
撰稿:駱依翰,梁祉瑩
拍攝:范夢娜,駱依翰
審核:曹靜、李春霞、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