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尋米易縣普威鎮農文旅融合助推共同富裕的縣域實踐,2025年7月3日,攀枝花學院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農學院)“綠技融農共富調研隊”深入四川米易縣普威鎮獨樹村、新舟村,在普威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李主任帶領下,讓團隊成員見證了一場以“綠野花香,生態普威”為底色的共富實踐。在這里,“普威太陽”雪梨的天然內核與農文旅融合的蓬勃脈動,正攜手描繪鄉村振興的動人畫卷。
綠技賦能,甜蜜產業提質增效
在獨樹村,15000畝“太陽雪梨”構筑起堅實的產業基石。為突破單一品種局限,當地水果協會積極推動品種改良,成功引進“滿江紅”、“早熟一號”、“風水梨”、“1259”等優質品種。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晝夜近20攝氏度的溫差,為雪梨積累糖分提供了獨特優勢,核心品種糖度穩定在14度左右,品質出眾。近期市場均價已達每斤3元,且價格持續攀升,市場前景廣闊。
圖為普威鎮獨樹村雪梨。李彥奇 供圖
田間地頭,技術創新隨處可見:矮化密植試驗田將傳統6米行距大膽濃縮至1米,顯著提升土地利用率;科學間作套種在梨樹間套種中藥材續斷及玉米、黃豆等作物,實現土地資源高效利用與綜合產出提升,并采用多種管理模式,以促進產業的發展;綠色防控體系形成全方位保護網——果實套袋隔絕蟲害,石灰粉為樹干披上“防凍防蟲甲”,遮陽網兼具增溫保濕防蟲功效,使成熟期提前10-15天;輔以高效低毒的生物農藥、施用內蒙古優質羊糞等有機肥滋養土壤,設置驅鳥器及涂抹信息素的裝置等;雪梨果林中鋪設輕便軌道,運輸小火車穿梭送果,省時省力效率高。這套環境友好型技術組合拳,確保了果品安全與生態平衡。
圖為雪梨運輸軌道。李彥奇 供圖
銷售端,訂單農業與電商平臺雙軌并行,讓普威雪梨香飄全國。每年3月,雪梨花開如雪,點燃“賞花經濟”,與11月開始的果季管理、采摘形成雙輪驅動,成為農戶重要經濟來源。產業支撐上,獨樹村采用“支部+公司+農戶”模式,整合資產、資金、資源“三資”,作為中央、省級集體經濟扶持村,成功爭取100萬元專項補助,建成米易縣西部農(林)產品交易集散中心,為產業發展夯實基礎。
圖為李主任講解水果產業規模和運作模式。李彥奇 供圖
生態變現,共富新路活力迸發
毗鄰的新舟村,憑借深厚歷史底蘊和生態資源,成為普威鎮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核心區,積極探索將生態優勢轉化為“共富”動能的有效路徑。春日,依托獨樹村及周邊連片梨園,打造“梨花似海”盛景,吸引游客踏青賞花;夏日,推出清涼避暑游,結合水果采摘體驗和抓細甲魚等特色野趣項目,豐富游客體驗。為提升“賞花經濟”體驗,新舟村精心鋪設青磚步道,開通觀光小火車,讓游客暢游花海林間,沉浸式感受田園之美。強勁的吸引力在數據上得到印證:僅春節前后,接待游客超5萬人次。村內引入先進的數字化太陽能污水處理系統,生活污水經兩級生態池凈化處理后回田灌溉,實現資源化利用,彰顯綠色發展理念,成為循環經濟的生動注腳。
圖為團隊成員手持雪梨的合影。李彥奇 供圖
圖為數字化太陽能污水處理系統。李彥奇 供圖
圖為團隊成員在新舟村合影。李紫嫣 供圖
從一顆梨的生態化種植,到梨花盛景引領的四季旅游,普威鎮獨樹村與新舟村的實踐扎實證明:當生態農業的根基深扎科技沃土,當田園風光串聯起沉浸式文旅體驗,共同富裕的道路便如春日綻放的梨花,既承載著豐收的希望,又綻放出絢麗的光彩,堅實而絢爛地鋪展在鄉村振興的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