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劉方紅 彭娜 卿馨 米妍宇)為深入貫徹新時代勞動教育方針,踐行高校“三下鄉”服務宗旨,錘煉青少年吃苦耐勞的堅定意志,7月6日,衡陽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她力量·家國行”志愿服務團在珠暉區東陽渡鎮明德小學開展“躬耕田野·力行成長”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志愿者與明德小學學生一同深入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親身體驗核心農事操作。通過沉浸式的勞動體驗,引導學生們深刻理解“勞動創造幸福”的真諦,踐行勞動教育助力鄉村發展。
志愿者和同學們合照(米妍宇攝) 田野勞動初體驗,解鎖農事新技能。全體參與學生在明德小學校園勞動實踐角集合。在指導老師和志愿者的組織下,學生們分為除草、澆灌、采摘三個實踐小組,有序進入指定勞動區域。
除草組同學在農戶的現場指導下,系統學習了常見雜草的識別特征及除根技巧,重點掌握不損傷農作物的拔除方法。學習過后,小朋友和志愿者彎著腰,在田間忙碌地拔除雜草,這不僅有助于農作物的茁成長,更讓學生們深刻領悟到除草工作中蘊含的勞動智慧與生態平衡理念。

志愿者和同學們合照(米妍宇攝)
“見干見濕”是澆水的關鍵原則,同學們端起噴壺,和志愿者們一起認真觀察土壤干濕,避開嬌嫩花葉,均勻澆灌瓜果蔬菜,他們心中有使每一滴水流都飽含滋潤生命的責任感,共同期待著植物的蓬勃生長。
辨別作物成熟度是農作技術活,需觀察顏色、軟硬度。志愿者和學生們經觀察,摘下成熟黃瓜等放入籃中,望著收獲滿籃的瓜果,喜悅之余,也懂得了果實成熟的不易,深刻體會到了農作的辛苦。


志愿者認真采摘瓜果(米妍宇攝)
在各組輪換體驗后,同學們積極主動地整理工具,將采摘的瓜果集中裝籃。“通過勞動,我不僅學會了辨別作物,更懂得了農民伯伯的辛苦。”明德小學五年級王同學捧著剛采摘的黃瓜說。勞動結束后,大家開心地品嘗著自己親手采摘的黃瓜,清脆的口感帶來滿滿的成就感,笑聲在學校回蕩。整個實踐活動在“她力量·家國行”志愿服務團的密切配合下,高效、有序、安全地完成,既讓同學們體驗了勞動的樂趣,又確保了勞動教育的實踐效果。

志愿者展示采摘成果(米妍宇攝)
本次“躬耕田野·力行成長”勞動教育實踐活動,是衡陽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推動勞動教育落地生根、引導青少年走出書齋、親近土地的重要舉措。活動通過構建“高校+鄉村+中小學”三位一體的勞動教育共同體,不僅實現了勞動育人的教育價值,更探索出一條高等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新路徑,為鄉村發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