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厚植鄉村文化根基,激發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熱愛,7月3日,揚州大學廣陵學院“青禾逐光”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聯合揚州市邗江區汊河街道高橋社區,精心策劃并開展了一場生動有趣的傳統文化活動。此次活動以文化傳承為紐帶,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為鄉村發展注入精神力量。
上午的"古韻童聲節味拾光"課中,實踐團隊成員劉星彤以“圖片一角猜節日”游戲開場。當屏幕閃現出粽子葉的紋理、龍舟船頭的局部畫面時,孩子們立刻舉手高喊“端午節!”,在孩子們熱烈的搶答氛圍中,課程自然過渡到本節課的主題,老師用動畫短片講述屈原投江典故,隨后展開包粽子、賽龍舟、掛艾草等民俗講解,還延展介紹了四大傳統節日,為孩子們搭建起對傳統節日文化的認知框架。最受孩子歡迎的當屬"端午蹲"游戲環節。孩子們用“龍舟”“粽子”“五毒餅”等端午習俗元素命名,喊著“龍舟蹲,龍舟蹲,龍舟蹲完粽子蹲!”一邊喊著口號,一邊快速反應,生怕自己出錯,現場氣氛熱鬧非凡,在歡樂的口令傳遞中加深對端午習俗的記憶。
(圖為7月3日,“青禾逐光”實踐團隊成員劉星彤為孩子們講解端午節習俗,周書屹供圖)
下午的古詩課堂同樣精彩紛呈。實踐隊員趙雨然以"你有我沒有"游戲調動起氣氛后,開啟了《望廬山瀑布》的學習之旅。通過逐句解析、誦讀、手勢舞背誦等多元化教學手段,孩子們不僅能夠準確背誦出這首詩歌,還能體會其中的情感,當孩子們齊聲流利地朗誦出"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時,傳統文化的種子已在孩子們心中悄然生根。
社區負責人表示:“這次活動既讓孩子們深入了解了端午節等傳統文化知識,還讓孩子們領悟了古詩的魅力,以后將多開展此類活動,讓傳統文化滋養更多鄉村孩子的心靈,為鄉村振興凝聚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