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秉承著保護與傳承鄉村紅色文化,在實踐中鍛煉組織協調能力的理念,合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潁領風番”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在陳思超老師的帶領下前往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進行實地考察調研,在潁上烈士陵園、九合塔管子文化園等地展開了一場賡續紅色血脈、追溯歷史文脈、守護生態命脈的深度社會實踐。

濕地啟畫卷,調研書新篇
清晨,陽光灑在五里湖濕地公園的湖面上,波光粼粼,為這次活動增添了幾分生機與活力。隊員們滿懷激情,帶著對鄉村生活的向往和對社會實踐的渴望,踏上了前往五里湖濕地公園的征程,感受“濕地之美、詩意連綿”的獨特魅力。

在濕地公園內,隊員們首先進行了簡短的出征儀式。儀式上,陳思超老師強調了此次“三下鄉”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鼓勵大家深入基層、了解鄉村,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隨后,隊員們被分為多個小組,分別開展了環保宣傳、文化調研等活動。在科普宣傳的過程中,隊員們學習了濕地的功能、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知識,有效地開展了環保宣講。通過深入訪談場館和濕地公園的工作人員,面向群眾開展廣泛調研,取得了良好的調研效果。
承先烈遺風,悟赤子初心
在完成了濕地公園的調研工作后,隊員們懷著對革命先烈的無限敬仰,前往潁上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傳承革命精神。站在烈士陵園前的這一刻,紅色文化不再僅僅是歷史課本上的一行行文字,而是成為實地感受、親身體驗的深刻情感共鳴。通過實地參觀與體驗,隊員們對革命歷史有了更直觀、更深刻的理解,進一步激發了愛國情懷,增強了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
烈士陵園主要通過三大主題展陳,系統展現了潁上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做出的巨大犧牲和貢獻,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在參觀過程中,團隊隊員們被革命先烈們英勇無畏、舍生忘死的精神深深打動。他們紛紛表示,要銘記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更要繼承和發揚革命先烈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尋訪九合塔,探秘管仲館
當天下午,團隊抵達九合塔文化園和管仲博物館,探古建、閱文物,尋訪歷史文脈。九合塔是一座融合唐宋建筑風格的仿古高塔,以“九層相合”寓意文化傳承的生生不息,通過立體化的展示方式,將建筑藝術與文化內涵完美結合,是研究管仲思想和春秋歷史的重要文化場所;而管仲博物館則通過展示與管仲相關的歷史文物和文獻資料,生動復現了這位春秋時期偉大政治家波瀾壯闊的一生。

在管仲博物館內,團隊成員們認真聆聽著講解員講述這位“華夏第一相”的傳奇故事,通過觀看《管子》思想數字墻,深入了解管仲在農業、政事、軍事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在“管鮑之交”復原場景旁,隊員們仿佛“穿越”千年時光,來到了管仲身邊,探訪其獨特的政治智慧如何推動齊國成就一番諸侯霸業。管仲的治國智慧綿延傳承,其“以人為本、禮法并重”等思想,至今仍是基層治理的寶貴遺產。“不慕古,不留今,與時變,與俗化",如今,潁上的文化基因正在青春實踐中煥發著新的生機。
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紅色文化成為了推動鄉村發展的重要精神動力。隊員們通過實地走訪與調研,深刻理解了紅色文化的歷史內涵和時代價值,更深刻感受到了紅色精神的偉大力量。當代大學生肩負著時代賦予的重任,理應堅定不移地傳承紅色精神,使其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璀璨奪目的光芒,成為推動民族復興征程中的重要精神力量。
通訊員:毛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