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以文化傳承賦能青年成長,7月3日,福州大學至誠學院經濟管理系“尋脈鯉城非遺韻,共筑閩商文化橋”實踐隊于泉州開啟文化探源之旅。走進閩臺緣博物館與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解鎖閩臺同根的文化密碼,追溯海上絲綢之路的千年商韻。
在閩臺緣博物館,實踐隊成員們跟隨講解員的腳步,穿行于“遠古家園”“血脈相親”等主題展廳,沿著展陳脈絡,參觀清代閩臺貿易賬簿、兩岸同宗的民俗器物等文物。詳實的史料記載和逼真的場景復原,生動展現了閩臺兩地從古至今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緊密聯系,深刻體會到兩岸同根同源、血脈相連的深厚情誼,也更加堅定了自覺維護祖國統一的信念。館內的青石九龍柱、兩岸民俗對比展區,訴說著兩岸不可分割的歷史文化淵源,讓實踐隊成員們真切觸摸到閩臺“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的歷史脈絡,深刻感悟傳承閩商精神的文化基因。
來到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宋代福船模型占據了大廳中央,其“水密隔艙”的構造彰顯著古代中國領先世界的造船智慧。展廳內,漳州窯青花瓷與波斯釉陶相映,多元宗教石刻上的梵文、阿拉伯文與漢字共同書寫著“東方第一大港”的開放包容,讓實踐隊員們跨時代感受到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繁華盛況。“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盛景在數字化展區重現,實踐隊成員在參觀過程中感受到泉州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商貿傳奇,深刻體會閩商文化中“愛拼才會贏”的精神內核。
此次實踐活動,深入挖掘閩商文化的內涵與價值,既讓實踐隊員們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閩臺文化的歷史淵源、筑牢文化自信之基,更推動閩商文化從歷史深處走向當代生活、持續描繪“閩商星圖”,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注入青春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