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ㄍㄓ崋T:邊俊輝、陳子豪)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7月2日下午兩點,江西水利電力大學“星火傳薪志,碧水護山行”實踐團抵達中國革命搖籃井岡山深處的茨坪鎮下莊村。短暫休整后,實踐團于下午四點整裝出發,開始對這座浸潤著革命烽煙的村莊進行深入考察。
圖為實踐團成員對黃桃樹種植基地進行調研(盧俊宇 供圖)
在村巷院落間,實踐團成員與村民細心交談,細致記錄村莊普通話普及程度及語言使用實情。他們一面耐心聆聽村民講述當地獨特的語言習慣,一面積極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應用,在交流中為推普工作收集著最鮮活的基層資料。調研內容更延伸至村民日常生活圖景,從家庭收入結構、主要謀生方式到村中基礎設施完善程度,實踐團成員們懷揣熱忱,力求描摹出革命老區在時代變遷中的真實發展脈絡。在調研中,實踐團成員了解到,當地村民的收入主要依靠旅游業與黃桃的外銷。村莊內有民宿50多家,可容納游客兩千余人;黃桃主要通過線上銷售,每到成熟季節總是供不應求。村民們的淳樸熱情與對新生活的憧憬,深深感染著每一位隊員,也為調研注入了蓬勃生氣。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村民的合照(盧俊宇 供圖)
此次調研不僅是一次語言文化的社會實踐,更成為一堂沉浸式的紅色教育課。下莊村厚重的歷史積淀,使實踐團成員深刻認識到鄉村振興不僅是物質條件的改善,更包含精神文化層面的傳承與發展。青年學子們決心將調研成果轉化為助力鄉村發展的具體行動,讓青春力量在紅色熱土上書寫服務基層、建設家園的新故事。
圖為實踐團成員合照(邊俊輝 供圖) 井岡山市茨坪鎮下莊村并非尋常村落,它是中國革命搖籃——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核心發源地之一。這片土地承載著不可磨滅的紅色記憶,毛澤東、朱德等革命先驅曾在此運籌帷幄。村內及周邊遍布珍貴的革命舊址,構成井岡山紅色精神版圖上不可或缺的坐標,吸引無數后來者追尋初心。如今的下莊村,在悉心守護這份熾熱遺產的同時,更在新時代的春風里煥發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