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響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號召,2025年7月初,合肥工業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組建赴省圖書館翱翔之翼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奔赴安徽省合肥市開展為期七天的“三下鄉”實踐活動。十余名青年學子走出課堂、走入社會,不僅多次前往科技館等進一步了解科技發展,更在圖書館開展了多次科普活動,以講座、展覽為主,同時結合動手實踐,積極踐行“學科技、強本領、重實踐、促發展”的理念,也更是實踐創新驅動發展、科教興國戰略,落實全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本次實踐活動以“科普先鋒·智建未來”為主題,主要聚焦科技科普與安全教育,通過沉浸式體驗、互動游戲等形式活化科技知識,在安徽省圖書館開展系列實踐活動。活動涵蓋 “超級工程見面會”,聚焦大國超級工程等案例展現科技實力;“兩彈一星飛天夢” 傳承愛國奉獻精神;“城市筋骨探秘” 解析建筑結構原理;“地下血脈奇旅” 揭秘城市管網智慧;“清水魔法工坊” 演示污水凈化流程;“防震減災體驗行” 等防災科普活動。同時也前往各類科技館,參觀并了解科技的發展,提升自我,豐富見解,并能學以致用,在科普活動中講解更多相關知識。 赴圖書館科普活動進行五日,每日由不同的人進行主講。首日是“覽大國匠心啟工程智旅--超級工程見面會”。在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觀看我國交通和天文領域的超級工程影像以及“兩彈一星”的介紹,在拓寬了知識的同時也增加了對當時歷史的敬佩。緊接著,孩子們參與了“小小建造師”環節,分組合作搭建木質拼圖建筑,培養了團隊合作和動手能力。最后以最受期待的“火山噴發”實驗收尾,讓孩子們在實踐中了解了酸堿反應原理,使科學知識更加生動易懂。整個過程中孩子們保持著高昂的興趣,積極參與配合,給了我們極大的鼓舞,首日活動的成功為后續的開展緩解了不少壓力。當然,也少不了反思與改進,為后續的開展提供了借鑒。隨后幾日分別開展了以下活動:觸模城市運轉的科技脈搏,感受中國創新力量” 為主題的“小小科技探索家 ——城市筋骨探秘活動。通過視頻等帶著孩子們了解鋼筋和混凝土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將其分別比作“建筑的骨骼”和“強健的肌肉”通俗易懂,并通過專業視角理解了它們協同工作的原理。城市中的橋梁和高樓是孩子們熟悉的場景,從這些場景入手,更容易讓孩子們接受相關概念,且通過動畫和模型展示等方式,讓孩子們更加直觀的去感受。 “清水魔法工坊”——污水凈化的神奇蛻變實踐活動。活動以水資源保護為主題,圍繞污水凈化實踐和節水理念傳遞展開。孩子們動手制作簡易污水過濾器,通過觀察過濾前后水的變化,大致了解過濾原理。在“水滴旅行日記”環節,他們用彩紙剪貼和繪畫創作,描繪水滴的循環和凈化過程,將節水護水知識融入其中。此外,活動還科普了活性炭除味和污水處理廠的流程,通過對比浪費與節水場景,引導孩子們樹立節水意識。 “品科技防災,固生命安全”為主題的“小小防震減災安全衛士”活動。活動通過"科普+實踐"的模式,主講人通過播放視頻并在旁進行講解,讓孩子們了解。不僅如此,視頻過后提問環節,以獲得獎品的游戲形式和孩子們一問一答,現場熱鬧有趣,也是在游戲中強化孩子們的認知見解。最后學以致用,按照視頻所提供的方法演習如何脫震,進一步強化孩子們的實踐本領。探應急智囊,筑生命防線——“應急物資搜索大挑戰”活動。主講人簡單介紹后召集孩子們作為助手,協助完成包扎講解的實踐,讓孩子們快速進入到相應場景中。練習過后進行組間大比拼,激發了孩子們的勝負欲,也考驗了孩子們的掌握程度。接著是“應急包盲盒”活動,大家分組開啟“尋寶”之旅,在由廢舊紙箱改造的盲盒里尋找手電筒、止血帶等應急物品,同時排除玩具零件、零食等干擾項。這種沉浸式體驗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提升觀察力、快速決策力,也明白了如何現實中尋找應急物資。 在圖書館開展活動之余,我們也前往了合肥現代科技館,安徽省科學技術館,徽園航天展,緯地樓科技實驗室等,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也進一步了解科技發展。合肥現代科技館是最新建造的一所院館,里面分為多個房間進行同的展覽,有歷史發展類,有日常結合類,還有身臨其境類——觀察行星分布就是在一個大房間里模擬宇宙黑暗,然后通過特制儀器去觀測不同位置的行星。還有一個類似教室的房間,里面每一張桌子上是不同儀器,并附著著它們的介紹。安徽省科學技術關是最大的一所館,里面詳細記錄著各項科技發展歷程。每一層樓都讓我們對科技的了解滿載而歸,其中也不少趣味體驗項目,適合多個年齡段體驗了解。徽園航天展側重于航天發展,還有專業講解人員在不斷的巡講,其中航天服的構造以及造價最令我映象深刻,深深感受到了科技強國的重要性。最后前往的緯地樓新建科技實驗室,是ai與工業技術構造的相結合體,由負責老師帶領講解,讓我不僅對專業學習方向有所啟發,也對未來科技發展充滿期待。 此次暑期“三下鄉”活動,不僅讓青年學子在實踐中看到了國家的變化,也在一次次觸碰中更加明白:青春,不應只停留在書本上,更應扎根在國家發展里,閃耀于實踐中。正如人民日報所說:廣大青年應爭當偉大理想的追夢人,爭做偉大事業的生力軍,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爭取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