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之年。6月29日至7月2日,浙江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溯古道風華,啟菌鄉新程”實踐服務團深入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球川鎮東坑村,開展為期四天的暑期社會實踐調研,聚焦“黨建+產業+文化”融合發展模式,探索農文旅綜合體建設新路徑,為助力村民增收、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注入青春動能。
踐初心·探民宿發展新徑,融菌業·拓文旅增收良方 實踐團到達東坑村的當日就入住了當地特色民宿“古道竹居”。調研發現,該民宿在5月至10月旅游旺季時常呈滿房狀態,但冬季受業態單一限制,客源明顯減少。基于東坑村優勢菌菇產業,團隊提出打造“菌菇主題庭院燒烤區”、創設“菌香咖啡工坊”、開發“采菇+美食制作”體驗項目等系列建議,有效增強民宿淡季吸引力,推動“宿業”與“菌業”深度融合。
擔使命·探菌產共富之路,傳薪火·溯古道為民之情 6月30日,實踐團走進東坑村食用菌產業共富園。該園區在省供銷社與財政資金共同支持下,創新推行“村集體+承包大戶+低收入農戶”合作模式,年產值逾90萬元,成功帶動10余戶家庭實現年均增收1.5萬元。隊員們深入菌棚,實地學習綠色種植技術,切身感悟“大戶帶小戶”的產業振興機制,領會黨建引領下“共富菇園”的實踐密碼。
秉初心·校地聯建凝聚合力,為人民·紅色賦能啟航新程 同日,實踐團與東坑村黨支部開展黨建聯建活動。村黨支部書記廖端泉詳細介紹了東坑村以“修路節傳統、衢徽古道文化、食用菌產業”為核心的三張金名片,并期待高校學子為鄉村發展注入新理念、新方案。雙方現場簽訂共建協議,約定今后持續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書寫校地融合、紅色引領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頭雁領航·菌鄉筑就民宿新徑,青春對話·共謀鄉村振興良策 7月1日,實踐團專訪了浙江省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徐中明。他從菌菇種植到民宿經營,分享了扎根鄉村、創業帶富的實踐經驗,提出通過增設特色餐飲體驗、加強新媒體宣傳等方式破解民宿季節性經營難題,并強調發揮“頭雁效應”帶動周邊農戶協同發展的重要性。
政學懇談·共商東坑發展策,紅色精神·砥礪青春使命擔當 7月2日,實踐團與常山縣農業農村局、文廣旅體局等相關單位開展座談。部門負責同志充分肯定了東坑村資源稟賦與發展潛力,同時指出其在交通基礎設施、區域公共品牌、產業鏈延伸等方面仍存短板,鼓勵團隊創新宣傳載體與方法,助力東坑村實現從“深山明珠”到“網紅熱土”的跨越轉變。
結語 四天調研行程雖已結束,但浙財大青年的鄉村振興實踐并未止步。接下來,團隊將依托專業優勢,深入開發東坑文化創意產品、策劃精品旅游動線、拓展新媒體傳播渠道,持續擴大東坑村旅游影響力和菌菇產品知名度,以實際行動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為浙西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貢獻高校智慧與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