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 日至 8 月 28 日,塔里木大學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院 “智鏈湘疆:智慧水利技術應用調研團”,開啟了一場跨越新疆阿拉爾市與湖南長沙兩地的暑期調研行動。團隊深入阿拉爾田間地頭摸清水利現狀,奔赴長沙對接先進技術,以深度對話為紐帶,精準捕捉南疆智慧水利發展需求,全力破解當地水資源管理難題,成為暑期 “三下鄉” 活動中以交流破困局、以實踐促發展的生動典范。
阿拉爾市地處南疆綠洲地帶,農業發展勢頭強勁,然而水資源短缺與高效利用之間的矛盾,始終是制約當地發展的關鍵瓶頸。傳統水利管理模式已難以適配當下精準化、智能化的用水需求,引入智慧水利技術成為當務之急。為找準當地水利發展的真實痛點,調研團將訪談作為核心調研方式,于 7 月初率先深入阿拉爾市及周邊團場,開啟 “扎根一線” 的調研工作。
在阿拉爾的調研過程中,團隊針對不同群體開展分層訪談,確保需求收集全面且精準。與基層水利工作者交流時,團隊了解到,當前當地水利信息化系統在實際運行中問題頻發:設備故障時有發生,數據傳輸穩定性不足,加之阿拉爾特殊的地理環境影響,部分設施后期維護難度極大。同時,工作人員在日常渠道巡查與用水調度工作中,缺乏實時化、智能化的輔助手段,工作效率受到明顯制約。
走進連隊走訪農戶時,棉農與林果種植戶的反饋同樣迫切。他們表示,在當地推廣節水種植技術后,由于缺乏對用水量的精準監測手段,實際生產中時常出現用水浪費或供水不足的情況,既影響水資源利用效率,也對農作物生長造成不利影響。團隊將這些來自一線的聲音逐一記錄、系統整理,最終形成一份詳實的需求清單,為后續尋找針對性解決方案明確了清晰方向。
為對接適配的先進技術,7 月中旬起,團隊轉戰湖南長沙,將訪談重點轉向技術經驗的學習與借鑒。在長沙智慧水利相關項目現場,團隊與項目技術負責人深入交流,圍繞數字孿生技術展開詳細探討,重點了解該技術在水資源管理、防洪調度等方面的應用邏輯與實際效果,明晰其如何通過精準監測與模擬提升水利管理的科學性。
在當地智慧水利設備企業,研發人員通過訪談向團隊拆解智能灌溉設備的工作原理與操作流程,并針對團隊提出的 “設備在干旱地區適配性” 問題進行細致解答,消除技術應用顧慮。此外,團隊還專門邀請長沙理工大學智慧水利領域的教授開展專題訪談,圍繞阿拉爾當地水利設施現狀、特殊地理環境下技術應用難點等問題尋求專業指導,收獲了極具針對性的建議。
為推動訪談成果真正落地,團隊創新搭建 “湘疆跨域對話” 平臺,讓阿拉爾的基層需求與長沙的先進技術實現直接對接。8 月下旬,團隊重返阿拉爾,以前期收集的痛點問題為導向,在當地團場舉辦技術推介會。會上,團隊通過 “梳理訪談痛點 + 匹配技術方案” 的形式,向水利工作人員與農戶系統講解適配的智慧水利技術,同時現場傾聽反饋,進一步優化方案細節。
此次實踐中,團隊累計形成多篇訪談錄,不僅全面梳理出當地水利發展中存在的各類問題,更針對性地形成了可落地的技術建議。團隊指導老師表示,一線訪談讓調研工作更接地氣,確保每一項技術方案都能精準對接實際需求;阿拉爾市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也高度認可,認為調研團的訪談成果為當地水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指引。
接下來,“智鏈湘疆” 團隊將繼續深挖訪談資料,不斷完善技術適配方案,同時持續跟蹤當地水利建設進展,通過后續線上訪談及時調整優化方案,讓訪談成果真正轉化為推動南疆智慧水利發展的實效,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高校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