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理工學院學子“三下鄉”多維行動賦能西河灣,青春接力點亮振興路
信陽理工學院學子“三下鄉”多維行動賦能西河灣,青春接力點亮振興路
——科技賦能鄉村,用青春服務傳遞科技溫度
2025年6月26日(星期四)——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號召,踐行“服務社會、奉獻青春”的實踐精神,信陽師范大學信陽理工學院“青春賦農”鄉村振興實踐團一行30人,深入新縣風景秀麗的西河村和箭廠河鄉,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紅色傳承:宣講激活精神力量
隊伍奔赴箭廠河鄉紅田慘案遺址、吳煥先故居。紅色教育與理論宣講里,學子們向當地群眾、游客講述革命故事,闡釋紅色精神時代價值。“觸摸紅色遺跡,宣講革命歷史,是讓紅色基因代代傳,也讓我們青年更懂責任與擔當。”參與紅色實踐的蘇桓分享感悟,讓紅色精神在宣講中熠熠生輝。
科技賦能:家電維修與數字助力并行
維修服務點剛在西河村文化廣場設立,便迅速被熱情的村民包圍。村民們紛紛將家中“罷工”的電風扇、電飯煲,熱水壺等大小電器送來。服務隊成員分工明確,登記、檢測、維修、講解使用注意事項,整個流程高效有序。
信陽理工學院學子們將課堂所學電子電路、機械原理知識靈活運用于實踐,熟練使用萬用表檢測電路、更換老化元器件、調試設備性能。當一臺臺被判定“無救”的家電重新運轉,村民的笑容與隊員額頭的汗水交織,映照出科技服務民生的樸素價值。
與此同時,數字素養提升培訓同步開展。學子們用通俗易懂的講解,教村民使用智能手機便捷功能、防范網絡詐騙,助力村民擁抱數字生活,讓科技紅利滲透鄉村日常。
生態守護:檢測調研筑牢綠色根基
生態環境檢測團隊穿梭西河村,對水質、空氣質量等進行專業監測。他們采集樣本、分析數據,向村民普及環保知識,講解垃圾分類、污水治理要點,引導村民守護家鄉生態,用行動為鄉村生態振興添磚加瓦。
資助政策和防溺水宣傳:筑牢安全屏障點亮求學希望
活動現場,小隊成員圍繞國家及地方助學政策,為家長和孩子進行細致講解。從助學貸款的申請流程、額度期限,到獎學金、助學金的評定標準,成員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拆解政策要點。讓助學政策“接地氣”,為鄉村學子點亮求學希望。
夏日是溺水事故高發期,實踐小隊把防溺水知識“裝進”生動課堂。通過案例講解,隊員們向孩子們強調溺水危害。“沒有大人陪同,千萬不能去河邊、池塘玩水!”隊員結合當地水域特點,叮囑孩子們遠離危險區域。
從科技服務到生態守護,從助學宣講到紅色傳承,信陽理工學院學子“三下鄉”行動,以多元實踐架起高校與鄉村的橋梁。讓青春力量在鄉村振興各領域扎根,讓學子成長與鄉村發展同頻共振,用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下鄉”答卷,讓青春在服務中綻放更亮光。
三下鄉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