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盛夏,鄭州大學貴州習水支教隊懷揣教育熱忱,奔赴貴州習水,開啟了一場意義非凡的“三下鄉”支教實踐。9月1日,隨著最后一份支教感悟提交,這場持續數月的支教之旅落下帷幕,但播撒在孩子們心中的希望種子,已然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精心籌備,筑牢支教根基
自3月起,貴州習水支教隊便緊鑼密鼓推進支教前期籌備。對外,積極對接貴州省教育局、省團委相關人員,以誠懇態度和詳盡計劃,表達對支教活動的重視,全力敲定支教地點,保障各項準備有序開展。對內,嚴把質量關,對隊員開展三輪素質拓展培訓。隊員們在培訓中提升能力,精心備課磨課,為支教筑牢基礎,力求每一堂課都能成為孩子們知識海洋里的璀璨明珠。
多元教學,點亮知識星河
在習水岷山路社區與虹頂社區,鄭州大學貴州習水支教隊精心打造的暑期夏令營火熱開展。隊員們深知文化知識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扎實安排語文、數學、英語等文化類課程,以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助力孩子鞏固知識、提升成績,為學業發展筑牢根基。同時,隊員們發揮自身特長、結合當地實際,開設攝影鑒賞、古箏、音樂、棋類、美術、科普實驗等豐富的藝術類課程。這些課程如絢爛煙火,在孩子學習天空綻放,為其打開興趣探索之門,讓孩子在知識滋養與興趣澆灌中,成長為兼具文化底蘊與個性特長的新時代少年。

圖一銘澤老師在為小班上語文課 宇森老師拍攝
多彩活動,激發成長活力
支教期間,趣味運動會、“好聲音”、文化藝術周、文藝匯演等精彩活動輪番上演,為孩子搭建起展示自我、鍛煉能力的廣闊舞臺。趣味運動會上,孩子盡情揮灑汗水,感受運動快樂與激情,團隊協作精神悄然扎根;“好聲音”舞臺,孩子用稚嫩卻充滿力量的歌聲,唱出對生活的熱愛與對未來的憧憬,自信光芒在音符中閃耀;文化藝術周里,孩子的繪畫、書法、手工藝品等作品精彩亮相,是內心世界的獨特表達,也是對美追求與創造的生動詮釋;文藝匯演中,孩子精心準備的節目輪番登場,用精彩表演詮釋對藝術的理解,以自信姿態展現成長與蛻變。這些活動充分調動孩子積極性,激發特長潛能,讓其在參與中收獲知識、友誼與快樂。

圖二孩子們在好聲音活動中的表演林剛老師拍攝
反思總結,傳承支教薪火
支教活動雖已結束,支教隊工作卻未停歇。隊員們將重心轉向反思總結,對各課堂教學情況及課外活動組織效果進行深刻剖析。從教學方法運用到課堂氛圍營造,從活動策劃創意到現場執行細節,隊員們不放過任何環節,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找出問題與不足。他們深知,每一次反思都是對未來的規劃,每一次總結都是為下一次出發積蓄力量,希望通過此次反思總結,為明年支教積累寶貴經驗,讓支教接力棒在傳承中不斷優化。
鄭州大學貴州習水支教隊2025年“三下鄉”實踐活動,是知識與歡樂的傳遞之旅,是青春與夢想的碰撞之旅,更是成長與蛻變的探索之旅。在為161名社區兒童搭建知識與歡樂平臺的同時,隊員們也書寫下屬于自己的青春華章。未來,他們將繼續懷揣初心、砥礪前行,用青春力量書寫更多溫暖有力的故事。

圖三支教隊成員合照 宇森老師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