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體滋養童心,安全守護成長
2025年6月25日,河南城建學院“藝體賦能鄉村,童心綻放夢想” 教育關愛服務團走河南城建省平頂山市郟縣某農村小學,開展實踐活動。團隊不僅帶來音樂、無人機表演等藝體課程,還通過才藝展演與安全教育,為鄉村兒童搭建多元成長平臺。安全教育則以情景模擬形式展開。
抵達實踐地上午,志愿者們便發現當地孩子對藝術表演充滿好奇,但接觸專業指導的機會較少。為此,服務團特別策劃 “藝體綻放夜” 展演活動愿者喬子真桐抱著吉他彈奏起《童年》,孩子們跟著旋律輕輕哼唱。五年級學生向思雨鼓起勇氣走上臺,在志愿者李哲的鋼琴伴奏下演唱《讓我們蕩起雙槳》,雖然聲音略帶顫抖,卻贏得全場掌聲。“以前只在電視上見過吉他,沒想到能近距離聽演奏。” 六年級學生彭浩宇說,志愿者們還教大家用礦泉水瓶制作沙錘,跟著節奏打節拍。
臨近中午,志愿者張詩旭進行防溺水知識安全宣講,同時志愿者張詩旭也在現場演示正確的漂浮姿勢,“如果不小心落水,要像小木頭人一樣仰躺,保持呼吸”。在互動環節,孩子們爭相舉手,用所聽所學進行預防演習。
藝體課程中,志愿者們注重挖掘孩子的創造力。繪畫課上,四年級學生石欣怡用蠟筆涂出五彩斑斕的 “會飛的教室”,志愿者周琳蹲在她身邊問:“為什么教室要長翅膀?”“這樣山里的老師就能帶著我們去看外面的世界啦。” 石欣怡的回答讓在場志愿者深受觸動。足球場上,志愿者將孩子們分成 “猛虎隊” 和 “雄鷹隊”,通過趣味射門游戲講解團隊配合。“以前總覺得贏球要靠跑得快,現在知道傳球給隊友更重要。”“猛虎隊” 隊長向宇軒說,每天課后總有孩子追著志愿者問:“明天還能練點球嗎?”隨機志愿者進行無人機表演活動。
志愿者們收到孩子們用彩紙折的千紙鶴,每張翅膀上都寫著稚嫩的心愿。“希望明年還能聽吉他彈唱”“想再學防溺水的知識”。服務團團長周明表示,團隊已整理出《藝體課程手冊》和《兒童安全指南》,留給當地學校作為教學參考。“我們不僅要帶來短期陪伴,更希望留下可持續的教育資源。”
(通訊員 喬子真 鄭創鑫 張詩旭 李博)
三下鄉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