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承紅色文化、深入了解藏區普通話使用現狀,為后續推普工作筑牢基礎,2025年8月22日,攀枝花學院“木棉傳語推普小隊”走進四川省鄉城縣,開展了一場扎實深入的普通話推廣活動。小隊前往當地紅軍紀念館參觀學習,深入商戶、學校、政府部門及村民家中,通過問卷調查細致了解當地普通話使用情況,為推動語言文字普及收集第一手資料。(通訊員 談金鳳 劉歆茹 唐鳳 楊馨玥 肖亞軒)
圖為“木棉傳語推普小隊”參觀紅軍紀念館。徐歡 供圖
紅色基地學歷史,汲取精神力量
圖為“木棉傳語推普小隊”參觀紅軍紀念館。王律皓 供圖
木棉傳語推普小隊前往鄉城縣紅軍紀念館開展參觀學習活動,重溫紅色歷史,感悟軍民情誼。在紀念館內,小隊成員們重點參觀了展現鄉城人民迎接與歡送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團的場景圖,直觀感受了當年紅軍過境時軍民互動的溫暖畫面。同時,大家還近距離觀摩了紅軍使用過的馬鞍、軍裝、綁腿等生活用品,以及槍、大炮等武器裝備,還有書具、時報等歷史文獻,這些實物與史料生動還原了紅軍當年的生活與戰斗風貌。
圖為“木棉傳語推普小隊”參觀紅軍紀念館。王律皓 供圖
參觀過程中,一組描繪軍民互助場景的油畫吸引了眾人目光。一位團隊成員駐足良久后感慨道:“看,這就是軍民一家親。”簡單的話語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聲。
圖為“木棉傳語推普小隊”參觀紅軍紀念館。徐歡 供圖
此次參觀讓小隊成員們對當地紅色歷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進一步體會到了“軍民魚水情”的深刻內涵。
深入基層做調研,摸清推普需求離開紀念館后,推普小隊分成若干小組,帶著精心設計的問卷,開始走訪調查。在縣城商戶中,隊員們與店主親切交流,了解他們在日常經營中普通話使用情況;在學校里,與教師學生座談,探討普通話教學現狀;在政府部門,與工作人員交流推普工作中遇到的難點;在村民家中,與民族群眾面對面交談,記錄他們對學習普通話的看法和需求。
圖為香巴拉鎮教師填寫問卷調查。徐歡 供圖
調查發現,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和旅游業發展,當地群眾對學習普通話的意愿日益增強。商戶們希望借助普通話吸引更多游客,學生們期待通過掌握普通話獲得更多發展機會,村民們也認識到普通話在農產品銷售中的重要作用。
圖為香巴拉鎮人民政府工作人員填寫調查問卷。劉歆茹 供圖
圖為香巴拉鎮人民政府工作人員填寫調查問卷。唐鳳 供圖
此次活動以紅色文化搭建溝通橋梁,用歷史傳承滋養民族情感,讓語言相通促進發展共識,不僅深化了小隊成員對軍民情深的理解,更通過實地調研精準掌握了鄉城縣多元群體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學習需求。在助力鄉村振興和民族團結的進程中,木棉傳語推普小隊為促進偏遠藏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工作貢獻了青年群體的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