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號召,讓千年岐黃智慧和中醫文化扎根社區土壤,在2025年的7月,“虹”愿楊帆志愿團于蘇州各個地區開展“夏日養生,茶香伴香囊——中藥養生茶與夏日小香囊制作體驗活動”、“本草印記——中草藥拓印”“功法養生——八段錦教學”等課程;顒右匀の秾嵺`為橋,向3-12歲兒童普及中藥常識,傳授適合兒童的養生茶制作之法以助健康飲水習慣養成,引導動手制作驅蚊香囊以培實踐能力,鍛煉八段錦鑄造堅毅體魄。更在親子互動中讓中醫藥文化如清茗般浸潤心田,為傳統文化傳承播撒青春火種。
茶香初綻:
實踐團志愿者講解烏梅、山楂等原料功效,隨后介紹適合兒童的養生茶配比與制作要點。在輔助下,孩子們親手稱量、燜煮、攪拌茶飲,品嘗后直觀感受中醫藥與日常健康的關聯。養生茶活動讓兒童初步掌握簡易茶飲制作,建立對中醫藥的基礎認知。
香囊巧制:
實踐團志愿者介紹艾葉、薄荷等原料氣味與功效,講解驅蚊、安神香囊配方。孩子們在家長輔助下選料、稱量、研磨、裝袋,了解艾草香囊驅蚊功效,感知藥材質感;顒右詫嵱檬止ば问,讓兒童記住藥材功效,傳承中醫藥實用價值。
八段錦學習:
實踐團志愿者闡釋八段錦原理及對兒童體態、免疫力的益處,分解示范基礎招式與呼吸配合。孩子們模仿練習,從僵硬到掌握節奏,活動筋骨的同時理解傳統養生文化。通過功法學習,兒童不僅鍛煉了身體,也加深了對傳統養生文化的認同。
中草藥拓印:
實踐團志愿者展示紫蘇葉等藥材,講解其特征與價值,演示拓印步驟。孩子們選料,在輔助下固定、敲擊完成拓印,留住草木形態,感受中草藥與藝術結合的魅力。該活動將中醫藥與藝術融合,激發兒童對傳統中醫藥文化的探索興趣。
當夏日驕陽逐漸降溫,這場文化宣傳也漸入尾聲。從辨識藥材到親手制茶,從了解香方到研磨裝囊,寓教于樂的形式讓抽象的中藥知識化作可觸可感的體驗,讓古老的中藥文化在親子協作中變得鮮活可及。實踐團成員表示,愿此活動如一粒種子,在孩子們心中扎根,讓他們對中醫藥的認知與熱愛隨成長蔓延,為傳統文化的傳承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