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上午,井岡山深處的薄霧尚未散盡,湖南工程學院"融媒星火"實踐團在全國青少年井岡山傳統革命教育基地老師的帶領下,走進小井紅軍醫院舊址。這座隱藏在青山叢林中的兩層木樓,以其沉靜的黑色外表為實踐團成員開啟了一場沉浸式的紅色教育課。
“手術器械是用竹子磨制的,麻醉藥稀缺時甚至只能用食鹽消毒。”帶隊老師的聲音低沉,把實踐團成員的思緒拉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仰頭注視著這座外壁黢黑的木質建筑,很難想象紅軍醫護人員曾在此創造醫療奇跡:一樓主要收治重傷員、二樓為輕傷員休養區,吱呀作響的地板、昏暗光線下保持原貌的木板病床,以及墻壁上的煤油燈、簡陋擔架、手工繃帶,每一件實物都在無聲訴說著革命先輩在生死邊緣的堅守。

“沒有麻醉藥,傷員就咬緊毛巾接受手術,手術室的大石頭是用來固定傷員的。”觸摸展柜里泛黃的舊器械,帶隊老師語氣沉重地介紹,即便條件極端艱苦,這所醫院仍救治了超2000名紅軍戰士。據悉,小井紅軍醫院曾遭敵軍破壞燒毀,后按原貌重建,如今的舊址早已超越建筑本身,成為承載革命精神的象征。參觀中,不少隊員在復原手術場景前駐足良久,有隊員感慨:“從前只在課本里讀‘艱苦卓絕’,今日才真正讀懂這四個字的千鈞分量。”

下山途中,實踐團成員仍在熱議所見所感。小井紅軍醫院見證的不僅是醫療史上的奇跡,更是絕境中革命先輩的奮力堅守——它讓青年學子深刻領悟到,醫學從來不止是技術,更是信念與責任的傳承。穿越近百年歷史煙云,舊址留存的斑駁器物與建筑或許會歷經時光打磨,但其中蘊含的“井岡山革命”永不過時,這份跨越時空的力量,將持續激勵當代青年在奮斗路上堅守初心、勇擔使命,讓革命先輩的精神在新時代續寫燎原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