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陳俊好)為響應“國家資助和助學貸款政策下鄉行”號召,東揚隊今年再度出發,于7月7日至7月13日深入云浮鄉村推進教育幫扶。作為廣東省經濟相對滯后地區,云浮部分家庭面臨就學資金缺口大、政策知曉率低等問題,東揚隊通過擺攤設點、座談宣講、采訪調研等多種形式,精準傳遞國家資助政策,讓政策真正走進鎮落鄉間,讓“不讓一個孩子因家庭經濟困難失學”的承諾落地生根。
團隊合照
擺攤設點送政策,互動答疑暖人心
7月7日至8日,東揚隊在云浮市新興縣圖書館開展集政策展示、互動咨詢于一體的擺攤設點活動。隊員們圍繞群眾關心的資助政策申請材料、辦理流程等問題,結合《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手冊進行講解,并發放宣傳資料。為提升參與度,活動同步開展問卷調查,了解低收入家庭對資助政策的知曉程度及學生發展性資助需求。同時,通過派發學生文具、帆布包等禮品,進一步提升政策宣傳的吸引力、知曉度和覆蓋面。據統計,此次活動累計服務超百余人,通過詳細解讀政策內容、申請條件及流程,逐步消除了部分群眾的疑慮,獲得了廣泛理解與支持。
隊員擺攤和發放調查問卷
三方訪談話資助,從知到用顯實效
7月9日,東揚隊從進行問卷調查的人群中尋找到3位各具特色的朋友,進行深入采訪,包括接受過國家資助的應屆畢業生、一線教師及高三學生。通過受助者、教育者、待助者,三方具備不同身份群體的實踐經歷與觀察反饋,不僅呈現了資助政策在緩解經濟壓力、助力教育公平等方面的實際成效,更收集到針對政策宣傳形式、申請流程優化等方面的具體建議,為后續工作提供了參考,要讓“知道政策”真正轉化為“用好政策”。而這一切的努力,都源于一個共同的信念,即讓每一個懷揣夢想的學子,都不會因家庭貧困而折翼,這正是資助政策最溫暖的底色。
隊員采訪高三學生
抖音直播破壁壘,粵普雙語講政策
7月11日,東揚隊在新興縣河頭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支持下,用一場別開生面的抖音直播,讓國家資助和助學貸款政策走進千家萬戶。為確保直播效果的最優解,早在前一日隊員們就早早進行了演練,反復打磨內容的準確性與流程的連貫性。隊員采用粵語與普通話結合的方式,以全國助學貸款發放數據等開篇,系統解讀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國家獎助學金的申請條件、資助標準及辦理流程,并實時回應彈幕中關于獎助學金金額、入伍復學學費政策等提問。這場直播交出亮眼成績單,單場曝光1.5萬,每分鐘曝光量超同類優秀主播237.2次,收獲1.1萬點贊,922人進房互動,數據遠超同類隊伍,傳播效果顯著。更重要的是,直播徹底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讓原本停留在文件里的政策,真正走到了屏幕前,走進了更多人的視野,使國家資助政策得到更廣泛的傳遞。
圖為隊員們直播講解
案例解讀入人心,團委指導強保障
7月12日至13日,東揚隊連著兩日前往實踐所,成功舉辦兩場國家資助政策主題宣講會。隊員們化身“政策翻譯官”,用貼近生活的案例和通俗的語言講解政策,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其中,隊員陳詩穎、劉慧怡詳細介紹了生源地助學貸款的各項內容,涵蓋貸款期限、還款時間、申請流程以及所需材料等方面。講解清晰易懂,讓每一位在場聽眾都能充分理解政策內容,切實從中受益。此次宣講會精準契合了國家教育扶貧政策的戰略要求,如同精準的手術刀,直擊貧困地區教育發展的痛點,為促進教育公平、推動教育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從更宏觀的層面來看,這對在校大學生們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社會責任與擔當,增強服務社會的意識與能力,從而實現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隊員線下宣講
頭日,云浮市新興縣河頭鎮團委親臨宣講會現場,進行指導。重點圍繞兩方面推進:一是提升本次宣講效果,二是助力后續相關工作的收尾落實。河頭鎮團委陳潔琪、梁銘銘兩位同志立足基層工作經驗,針對國家資助政策的核心要點展開系統性解讀與指導。他們結合云浮鄉村家庭的實際情況,對申請條件中的家庭經濟困難認定標準,以及辦理流程中的材料提交、審核節點等關鍵環節進行了補充說明,有效彌補了學生團隊在政策解讀專業性上的潛在不足。
此次下鄉活動,東揚隊以多元服務為支撐,構建起點線面結合的政策宣傳。從把政策條文譯成“家常話”,到用直播打破地域壁壘;從傾聽受助者的成長故事,到吸納基層工作者的實操建議。東揚隊不僅讓國家資助政策從文件里走到了群眾中,更以青年力量落實了承諾。
目前,活動系列報道已陸續刊發于中國網、中國基層網、大學生云報、中教網、科教在線等平臺,累計瀏覽量超30萬,相關推文也由云浮共青團官方賬號及校院級網站推出;顒与m暫告段落,但東揚隊將繼續懷揣這份責任與熱忱,繼續揚帆起航。因為他們堅信,每一次向著鄉村、向著學子的出發,都是在為教育公平的實現添磚加瓦,都是在讓國家資助政策的溫暖惠及更多人——出發,本身就是最富意義的行動。(圖/羅澤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