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上午,中國海洋大學“海港尋聲”實踐隊赴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大名路社區,對青島港退休工人劉洪芳師傅進行了深入訪談。本次訪談旨在通過老一輩港口工作者的親身經歷,挖掘青島港的發展歷程與企業文化,傳承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港口精神。
劉師傅于1973年從部隊進入青島港工作,親歷了港口吞吐量從2700萬噸增長至超7億噸的巨大飛躍。他回顧了青島港從人工裝卸、肩扛手抬的艱苦作業方式,到集裝箱化、自動化、智能化發展的完整歷程。在訪談中,劉師傅特別強調了青島港“要我學變我要學,要我干變我要干”的企業文化,表示港口高度重視職工培訓與學習,通過持續教育提升工人素質,這一理念深深影響了幾代青島港人。
圖為劉師傅與實踐隊員分享筆記
作為老黨員,劉師傅退休后積極投身社區服務,擔任網格支部書記,在老舊樓院加裝電梯、疫情防控等工作中繼續發揮余熱。他結合自身經歷寄語實踐隊員,“知識改變命運,年輕人要珍惜大好時代,踏實學習、積極實干”。此外,劉師傅還分享了青島港職工待遇變遷,反映了企業發展和國家進步的成果。
通過此次采訪,實踐隊收集了大量一手口述資料,深刻感受到青島港的發展與國家戰略、時代變遷的同頻共振。隊員們表示,老一輩港口工人艱苦奮斗、愛崗敬業的精神令人感動,是一堂生動的“大思政課”。未來,團隊將持續推進口述史整理工作,深入挖掘更多港口記憶,為研究港口文化、弘揚工匠精神留存寶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