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豐富鄉村文化,推動美育賦能鄉村振興。6月30日-7月14日,山東交通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藝創藝美”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走進濟南市長清區崮云湖街道炒米店村開展“藝路筑夢煥鄉顏,交通報國助振興”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活動中,服務隊與村委合作“百姓廣場”墻繪項目,成員們利用專業優勢,將“交通符號”與“鄉村意象”進行多元融合,用畫筆繪制出五面主題深刻、寓意豐富的鄉村文化墻,為炒米店村增添了兼具有美學價值、文化傳播與教育意義的公共文化觀景。
此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交院學子以藝術之力參與鄉土文化煥新的具體行動,更是“交通報國”精神在基層的扎實踐行。學子們在服務鄉村振興國家戰略的偉大征程中,譜寫了青春建功的絢麗篇章,充分彰顯了新時代青年的使命擔當。(通訊員 柳景龍 李康碩 賀家寶)
圖為服務隊指導老師及代表與炒米店村村委會就“百姓廣場”墻繪的設計與選址問題進行交流。李康碩供圖

圖為服務隊成員就墻繪進行設計和方案討論。李康碩供圖
圖為服務隊成員為《鄉村新景》墻繪進行定稿和勾線工作。李康碩供圖
圖為服務隊成員楊喆與村里的墻繪師一起完成《鄉村新景》墻繪上色工作。李康碩供圖
圖為服務隊指導老師、學院團委書記陳偉青在《交通助振興》墻繪前實地考察并指導墻繪工作。李康碩供圖

圖為服務隊成員為“共建綠色低碳家園”主題墻繪調顏料及上色。李康碩供圖

圖為服務隊成員李康碩為炒米店村設計的“百家姓”地標打卡圖上色。李康碩供圖
圖為村委會與服務隊師生一同驗收墻繪成果。李康碩供圖
圖為服務隊繪制體現“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發展理念的墻繪作品。李康碩供圖
圖為“藝創藝美”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與村委們在墻繪前合影。李康碩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