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師學子三下鄉:助力淮北非遺傳承,煥活古韻新彩
來源:淮北師范大學/古韻今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賡續團
淮師學子三下鄉:助力淮北非遺傳承,煥活古韻新彩
(通訊員 劉家敏 趙一喬)為積極響應文化傳承創新號召,助力淮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2025年暑期,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2024級網絡工程專業學生組建“古韻今承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賡續團”,奔赴淮北隋唐運河古鎮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以青春之力為非遺傳承注入新動能。
實踐籌備階段,團隊聚焦淮北非遺特色,經研討確定以拓印、古建筑等非遺項目為調研核心,規劃“傳統手工藝 + 民俗文化”雙調研主線。成員們系統研習非遺知識,接受實地調查、新媒體宣傳等專項培訓,廣泛收集文獻資料、設計宣傳內容,為實地實踐筑牢根基,力求精準挖掘非遺文化價值。
活動啟動后,團隊進駐隋唐運河古鎮,打造文化體驗與傳統娛樂兩條實踐路線。成員親身參與和體驗拓印制作、戲曲表演等技藝體驗,細致觀察古建筑工藝符號,創新開展“古跡打卡”活動,以年輕人的視角記錄文化記憶,讓傳統文化在腳步與時間中變得彌足珍貴。而后續團隊還將繼續探索非遺傳承創新路徑,計劃借助數字技術構建古建筑“數字 + 實體”展示體系,打破時空限制,拓寬傳播渠道。
網絡工程專業的學子用青春腳步丈量非遺厚度,讓古老技藝與年輕思維撞出奇妙火花。此次實踐預期成果豐富,團隊將系統梳理調研資料,建立淮北非遺文化檔案,產出系列新聞稿、調研報告、宣傳短片及文創設計作品。 當拓印等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當古建筑在云端“活”起來,我們看見非遺傳承不再是遙遠的堅守,而是有了青年一代接棒的溫度與力量,這份擔當,正是讓千年古韻在新時代持續綻放的最好注腳。
三下鄉推薦
- 情系鄉村學子 愛助教育夢想
- 為了豐富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推動文化社區的發展,“螢火蟲之約”實踐成員于2025年7月14日至2025年8月1日來到山東省菏澤市單縣黃
- 2025-08-22
- 情暖養老院,志愿你我他
- 為展現當代大學生青春正當時服務社會關愛老人踐行社會 責任的精神風貌,“綠水青山”實踐團成員于2025年7月2日-2025
- 2025-08-22
- 滁州學院——探尋滁州博物館紅色基因
- 通過實地參觀,全面了解滁州從中共早期活動、響應五四運動,到抗戰時期根據地建設的紅色歷史。認識到滁州在革命進程中,從思想傳
- 202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