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下鄉踐初心 童心港灣筑夢行
日前,華北電力大學“同心筑夢"實踐團前往邯鄲磁縣婦女聯合會,以“啟智”和“扶志”為工作目標,開展為期7天的“七彩假期”志愿服務。8月2日至8月8日間,實踐團通過"物資籌備-破冰聯結-課程賦能-文化傳承"四維體系,為30多名易地搬遷兒童搭建起探索世界的階梯,用青春行動詮釋"強國有我"的使命擔當。
物資籌備筑基石 破冰啟航搭心橋
8月2日14:30,實踐團抵達磁縣婦聯,將包含科技材料包、非遺手工包的"成長能量盒"分類裝袋。8月3日開營儀式上,婦聯主席寄語"希望孩子們成為家鄉建設的參與者",實踐隊長回應"定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破冰環節中,五至六名兒童與兩名志愿者組成"成長小隊",通過"姓名接龍""愛好拼圖"等互動環節迅速拉近距離。
科技啟蒙拓視野 智能未來共暢想
8月4日,"自動化與生活"課堂以擊鼓傳花游戲開場,孩子們爭相分享"家里的自動化事物"——電飯煲、掃地機器人成為高頻答案。志愿者通過"未來自動化發明"問答環節,引導孩子們思考"人類在智能時代的價值"。非遺科普環節,實踐團創新"文化接龍":志愿者介紹剪紙、皮影后,孩子們接力說出"窗花""孫悟空",傳統文化的種子悄然生根。
AI互動破次元 動手實踐燃童趣
8月5日開展AI課程,志愿者結合DeepSeek大模型、游戲內置AI等實例,將抽象概念轉化為生活場景。休息時,科技組裝包分發引發歡呼——人造衛星模型、日地月系統引起了孩子們對于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志愿者全程在旁指導和補充講解,每組都有"技術顧問"。
國防教育強擔當 手工時光綻笑顏
8月6日展開軍事科普課,志愿者通過"兵種連連看"游戲講解海軍、空軍職責,多位孩子準確匹配"殲-20戰斗機"與"空軍"。手工環節,跳棋對弈、黏土創作、剪紙體驗同步進行,教室化作歡樂海洋。
雙向奔赴話真情 童心港灣啟新程
最后,在結營采訪中,三年級學生小雨緊攥志愿者送的《少年航天夢》繪本:"你們下次還來教我們做機器人嗎?"實踐團成員感慨:"看到他們從拘謹到主動分享,這就是教育的意義。
從自動化暢想到非遺接龍,從AI互動到國防科普,實踐團以"科技+文化"為筆,在童心港灣繪就一幅青春與夢想共舞的畫卷。8月8日下午,當大巴車駛離社區,車窗內外的笑臉定格成這個夏天最美的風景——這或許就是青春下鄉最動人的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