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力,架起藝術與大眾溝通橋梁”——赴安徽省藝術鑒賞學研究會展館志愿行
2025年6月27日,滁州學院“赴滁州市實踐小分隊”六名成員前往安徽省藝術鑒賞學研究展館,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以青春力量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藝術鑒賞普及。
清晨,陽光穿過云層,把城市染得透亮。隊員們帶著朝氣奔赴展館,踏入成立于2024年的安徽省藝術鑒賞學研究會展館。此館由公益愛心企業無償提供場地,以公益展覽、免費開放踐行“文化惠民”。在研究會成員的指導下,隊員們迅速進入狀態,開啟講解服務“初體驗”,摒棄知識復述,引導游客從水墨丹青意境、書法筆鋒走勢等角度,自主挖掘作品情感價值。
午后,陽光變得熱烈,展館里人流漸密,隊員們短暫休息,大家分散在館內,自行欣賞作品。有人在安徽老中青三代藝術家作品前,駐足細品本土藝術傳承的溫度;有人在書法作品前,端詳字體形態,琢磨千年韻味;有人在素描畫旁,跟著線條層次,回溯創作時的生活感悟;有人在油彩畫邊,捕捉色彩交織的浪漫,沉浸在藝術世界。稍作調整后,隊員們再次投入到實踐當中,面對游客時,從最開始的緊張生硬,慢慢能用生動故事、通俗語言拉近游客和作品的距離。
傍晚,夕陽為展館鍍上暖光,一天實踐漸近尾聲,此次志愿行也將告一段落。復盤時,團隊協作的力量格外清晰:從分工籌備到現場補位,從多元視角解讀作品到思維碰撞,大家深知文化推廣“一個人走不遠,一群人才能走得寬”。這場實踐,讓隊員們觸摸到文化傳承的厚重使命 —— 藝術作品里藏著地域根脈、文化基因,而志愿行中的同學們甘愿做架起大眾與藝術的“橋梁”。
此次“三下鄉”活動是隊員們與藝術、文化、社會的深度對話。未來,團隊將持續以志愿之心深耕藝術傳播,一方面關注展館動態,優化服務,設計特色導覽、互動體驗活動;另一方面,把實踐經驗帶回校園,融入課堂,期待與展館深化合作,助力展館發展,讓藝術之花在城鄉持續綻放,讓更多人感受中華文化底蘊與多元藝術魅力,以志愿為帆、藝術為槳,在文化傳承交流海洋中奮力前行,傳遞藝術之美與文化之魂。以青春為筆,以實踐為墨,“赴滁州市實踐小分隊”正書寫屬于青春的文化傳承答卷,讓藝術的光,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
圖一 展館簡介
圖二 參觀展館作品

圖三 隊員與展館合照
三下鄉推薦
- 傳承文化根脈,培育時代新人
- 云南師范大學數學文化科普團分別前往宜良、會澤、東川、蒙自開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主題活動
- 2025-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