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燈泡屬于什么垃圾?”“我知道,是有害垃圾!”7月23日下午,合肥市蜀山區社區中心廣場傳來陣陣掌聲與笑聲。資環學院赴蜀山區志愿服務實踐團在此擺起“綠色攤位”,舉辦“變廢為寶——垃圾分類知識問答”活動。多名居民在趣味闖關、答題贏獎的熱烈氛圍中,把原本枯燥的垃圾分類知識“裝”進了心里。
20道題“精準拆彈”,居民闖關熱情高
活動共設20道題目,涵蓋“廚余垃圾為何先破袋再投放”“奶茶杯到底該扔進哪個桶”等高頻易錯點。居民隨機抽取3題作答,全部答對即可領取可降解玉米淀粉書簽一枚和由回收塑料3D打印而成的“環保小紅花”胸針。書簽薄如紙片卻韌性十足,埋進土里180天即可完全降解。
政校社接力,打造垃圾分類“蜀山模式”2.0版
蜀山區街道城管部負責人現場為活動“站臺”:“街道今年計劃打造10個垃圾分類示范小區,大學生們的創意活動為我們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基層宣傳模板。”據悉,實踐團已與街道達成初步協議,下一步將把“答題闖關”升級為“流動綠藝市集”,增加“舊衣改造工作坊”“廚余堆肥體驗倉”等板塊,形成“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攤位”的長效機制。
“垃圾分類不是口號,是一場全民參與的‘習慣革命’。”實踐團隊長郭雨菲表示,團隊將在暑期結束前完成《綠怡居社區垃圾分類趣味科普手冊》,把20道高頻題、10個變廢為寶小實驗、社區活動方案全部開源共享,“讓更多社區輕松復制‘蜀山經驗’,讓綠色成為城市最動人的底色!”

圖1 知識問答現場
來源:資環學院 陳耀華/文 郭雨菲/圖 聯系方式:19839386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