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拓寬鄉村學生視野,激發科學探索熱情,2025 年 7 月 29 日上午,青島科技大學大學生支教團走進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包公鎮包公廟小學,開展以科學實驗為主題的暑期支教活動。這群青春身影用專業與耐心,帶孩子們推開微觀世界的大門,開啟一場充滿驚喜的探索之旅。

課堂啟蒙:讓顯微鏡知識 “活” 起來
支教課堂上,團隊成員騰泰祁帶來了自己獨立制作的 PPT,從顯微鏡的操作原理、步驟到注意事項,層層遞進地講解基礎知識。他沒有照本宣科,而是舉起顯微鏡實物,邊演示邊提問:“大家猜猜這個‘小眼睛’能看到什么平時看不見的東西?” 生動的互動瞬間勾起同學們的好奇心,原本晦澀難懂的光學原理,在他的講解下變得清晰易懂。
實踐探秘:微觀世界里的 “發現時刻”
實踐環節一開啟,孩子們便迫不及待地拿起顯微鏡,有的蹲在地上調整角度,有的小心翼翼地放置洋蔥內表皮樣本,專注地通過目鏡觀察。“老師,這個上面什么都沒有呀?” 一名同學略帶困惑地喊道。騰泰祁立刻上前幫忙調整焦距,當模糊的影像逐漸清晰,一個個排列整齊的洋蔥細胞在視野中顯現時,孩子臉上瞬間綻放出驚喜又好奇的神情。周圍的小伙伴紛紛圍攏過來,透過目鏡共享這份發現的喜悅,教室里不時響起 “哇,原來是這樣的” 的驚嘆聲。
課間互動:讓科學種子悄悄發芽
課間休息時,大學生志愿者被孩子們團團圍住。“老師,細胞為什么是方的呀?”“顯微鏡能看到細菌嗎?” 面對一連串充滿童趣的 “為什么”,志愿者們耐心解答,從微觀生物的特性聊到科學家的探索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搭建起知識的橋梁。在一問一答間,科學的種子悄然播撒在孩子們心中。
此次支教活動,大學生們以顯微鏡為鑰匙,為鄉村孩子打開了微觀世界的大門。從理論講解到實踐操作,從知識傳遞到興趣培養,他們用青春力量為鄉村教育注入活力,讓孩子們不僅觸摸到科學的魅力,更在心中種下了探索未知的種子。這份對科學的向往,終將陪伴孩子們走向更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