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為黨育人和服務大局相統一,引導新時代廣大青年學生堅定愛國報國信念,大力弘揚與傳承“兩彈一星”精神,為廣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注入青春力量。
廣東財貿職業學院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的益起行實踐隊將延續前三年的“三下鄉”實踐于7月5日~14日前往茂名市馬踏鎮長山村開展“七個一”模式的“四點半課堂”支教活動,以及圍繞“四點半課堂”“兩彈一星”精神和馬踏當地紅色文化開展的調研活動。

圖為益起行實踐隊合影。鄧梓謙供圖
益起行實踐隊在調研中與馬踏鎮教育辦蘇中安主任深入訪談,了解了當地革命老區歷史及中共電白縣第一個黨支部相關情況。

圖為益起行實踐隊在調研中與馬踏鎮教育辦蘇中安主任深入訪談。郭鈺供圖
團隊通過走訪、問卷等方式開展紅色文化調研與“兩彈一星”精神宣講,并結合“線上+線下”的模式,有效發放了近500份問卷。且經調研發現,90%的村民認為“兩彈一星”精神對鄉村振興與青少年成長具有重要教育意義,同時有50%的村民表示對“兩彈一星”歷史事跡了解不夠深入。
實踐隊通過與當地基層干部座談,詳細了解當地紅色教育資源開發現狀,以及在弘揚“兩彈一星”精神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為后續開展“兩彈一星”精神特色思政教育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為探索新時代革命精神傳承與鄉村振興相結合的實踐路徑奠定了堅實基礎。




圖為實踐隊成員們深入調研。張桂帆、郭鈺、鄧梓謙供圖
“這些大學生講‘兩彈一星’故事真有一套!”長山村村民王先生說到。
“三下鄉”是青年學子深入到基層、服務鄉村的重要實踐。益起行實踐隊的成員們在此次活動中,不僅親身感受到鄉村振興的蓬勃活力,更在調研服務中收獲了成長與蛻變。


圖為實踐隊成員們深入調研。鄧梓謙、郭鈺供圖
在7月5日~14日期間,益起行實踐隊立足鄉村振興戰略,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為馬踏鎮長山村學生量身打造了“七個一”特色課程體系。課程設計深度融合“兩彈一星”精神內涵,創新性地開發了“核你一起塑未來”主題泥土創意課、“兩彈一星”精神故事會等特色課程,通過“共讀一部史”紅色經典品讀、“共傳一技藝”非遺竹編體驗等多元化形式,將思政教育、文化傳承與創新實踐有機結合。實踐隊特別注重將“兩彈一星”精神融入“共拓一眼界”科普課程,在模型制作實踐中引導學生感悟“自主創新、開放融合”的科技報國情懷。同時開展“小手拍童謠”推普活動、“寶鈔通識”財貿特色課等,全方位助力鄉村教育質量提升。這種“精神引領+實踐育人”的創新模式,既豐富了鄉村課堂,也為探索教育賦能鄉村振興提供了新思路。



圖為實踐隊成員們鄉村支教。鄧梓謙、郭鈺、何翠麗供圖
“通過這幾天的學習,我明白了‘兩彈一星’精神是多么偉大。科學家們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都能堅持研究,我們也要學習他們不怕困難、勇于創新的精神!”課堂上的一位學生深有感觸地說道。
一位村民拉著實踐隊員的手說:“咱們村老一輩雖然知道些‘兩彈一星’的事跡,但孩子們了解得太少。你們帶來的那些科學家的故事,還有親手做的火箭模型,可讓孩子們開了眼界!”


圖為實踐隊成員們鄉村支教。鄧梓謙、何翠麗供圖
此次三下鄉實踐活動是高校與地方攜手推進鄉村“兩彈一星”精神調研與教育的生動實踐,展現了青年學子扎根群眾、奉獻社會的責任擔當與青春風采。
據悉,益起行實踐隊與茂名地方政府深度聯動,連續四年深入鄉村一線,將熾熱的“三下鄉”精神錘煉成“常下鄉”、“持續下鄉”的堅實步伐。這不僅是為茂名地區農村基礎教育注入了源源不斷的青春活力與支撐,更是對“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教育使命的深入實踐。未來,益起行實踐隊將秉持初心,既通過教學幫扶夯實育人基礎,又以實地調研破解難題,雙向發力推動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通訊員:鄧梓謙、郭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