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在貴州文家壩礦業有限公司礦山救護領隊的示范和講解中,對礦山救護的基本的救護工作進行一個全方面的認識和實踐,更好的了解礦山救護的具體工作,山救護工作以預防為主、救援為輔、恢復為保障。對工具的展示,例如模擬患者、擔架、ZYX45(C)隔絕式壓縮氧氣自救器、CD4型多參數氣體測定器、保溫毯、急救箱等急救設施。同時也缺少不了野外訓練和幾公里的跑步鍛煉,都是為了第一時間救援,他們的付出是更好的減少事故損失。

在實踐過程中對模擬患者急救,首先判定事發現場安全、配備個人防護裝備后,開始施救。快速判斷傷員反應,確定意識狀態,判斷有無呼吸或呼吸異常,在5s~10s內完成。方法:輕拍或搖動傷員,并大聲呼叫:“您怎么了。”并呼救及尋求幫助。其次將傷員放置心肺復蘇體位;判斷有無動脈搏動,在5s~10s內完成;胸外心臟按壓頻率:100次/min~120次/min;深度:成人50mm~60mm;下壓與放松時間比為1:1。最后暢通呼吸道則是兩種方法:仰頭舉頗法、下頜前移法,如果最初有頸動脈搏動而無呼吸或經CPR急救后出現頸動脈搏動而仍無呼吸,則應開始進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頻率應為10次/min~12次/min(不包括初始2次吹氣)。

使用急救設備時,積極參與和實踐豐富礦山救護知識。例擔架、ZYX45(C)隔絕式壓縮氧氣自救器、CD4型多參數氣體測定器、保溫毯等。擔架主要是運送傷員;ZYX45(C)隔絕式壓縮氣自救器則是井地發生一氧化碳超限、煙霧、火災緊急情況時佩戴;CD4型多參數氣體測定器對易燃易爆易腐蝕氣體進行監測,防止有害氣體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將保溫毯覆蓋在患者表面保溫,避免患者失溫。

結束詳細的講解后,在領隊的帶領下昂首挺胸來到野外訓練場學習救護隊員的體能測試標準,4米的徒手攀爬;鍛煉臂力的引體向上都是隊員的基本要求。于是在領隊的許可下逐一的體驗了救護隊員的基礎體能屬實不容易,最后在歡天笑語中慢慢圓滿落下帷幕。

在從理論到實踐,礦山救護工作以預防為主、救援為輔、恢復為保障,通過監測預警、應急演練、快速救援、事故分析等環節,最大限度減少事故損失,保障礦工生命安全和企業安全生產。此次實踐活動我們畢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黔炭π•智礦探索隊收獲滿滿也豐富了礦山救護工作的深刻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