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南腰界紅色足跡,傳承革命精神火種
探尋南腰界紅色足跡,傳承革命精神火種
7月10日,重慶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中華傳承團”奔赴酉陽南腰界革命根據地,開展 “重走紅色征途,傳承革命精神” 主題實踐活動,沉浸式學習紅色故事、研討革命精神,追溯紅色記憶,厚植青年家國情懷。
研讀史料,解碼精神密碼
在南腰界根據地的史料室,志愿者們圍聚在一起研讀珍貴文獻。在《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志》等資料里,深挖南腰界的革命故事:看紅軍如何在艱苦環境中籌糧擴紅,如何依托山水地形開展游擊戰斗…… 透過文字,解碼革命先輩“不怕犧牲、艱苦奮斗”的精神密碼,理解南腰界作為“紅色根據地”的戰略意義,讓紅色基因在史料研讀中融入青春血脈。
踏訪舊址,觸摸歷史溫度
志愿服務團一行首先來到南腰界紅軍會師舊址。青石板路蜿蜒向前,斑駁的城墻靜靜佇立,墻上隱約可見的紅軍標語,雖歷經風雨侵蝕,卻仍透著堅毅力量。在陳列館內,銹跡斑斑的步槍、磨損的草鞋、寫滿指令的舊文件,無聲訴說著往昔烽火歲月。志愿者們駐足凝視,透過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史料,觸摸革命先輩們為理想奮斗的熾熱溫度。
交流感悟,傳遞信仰力量
午后,志愿者們圍坐一起,將研讀《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志》等史料與踏訪舊址的所見所感對照交流。有人提起史料中“紅軍依托吊腳樓設崗哨”的記載,正好對應上午在舊址看到的閣樓瞭望口,感慨先輩們因地制宜的智慧;有人結合文獻里“籌糧時與村民公平交易”的描述,聯想陳列館中那桿用來稱量糧食的舊秤,更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紀律背后是深厚的軍民情誼。從史料文字到舊址實物,大家在互談互感中,讓革命精神的輪廓愈發清晰,信仰的力量也在這份對照與共鳴中愈發堅定。
此次南腰界之行,重慶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志愿服務團,以腳步丈量紅色土地,用行動傳承革命精神。青年們在歷史與現實的交融中,汲取奮進力量,更許下 “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的青春誓言,讓南腰界的革命火種,在新時代繼續照亮前行之路。
來源:地理與旅游學院
日期:2025年7月11日
作者:重慶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中華文化傳承團 來源:調研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