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廣州新華學院藝新藝邑突擊隊前往英德市九龍鎮進行為期10天的三下鄉暑期實踐活動。
以廣東所錨定的“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為目標,全面推進“百千萬工程”的前提下,英德市九龍鎮全面推進“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特色農業發展,以發展桑芽菜產業作為核心支柱,打造富民興村的“綠色引擎”。九龍桑芽菜以“零澀味、翡翠色、高營養”的獨特品質,成功入選省級“一鎮一業”專業鎮建設名錄,成為帶動千戶農民增收的地理標志性農產品。
廣州新華學院藝新藝邑突擊隊以創新為筆,以實干為墨,通過電商拓銷路、文創提價值、研學促融合三大行動為特色產業鏈注入青春動能,推動“小桑芽”邁向“大產業”,書寫“一鎮一業”青年實踐新范式!
圖為英德市鮮蕊芽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桑芽菜產品 李伊楠攝
7月13日,廣州新華學院藝新藝邑突擊隊為響應廣東省以實施“百千萬工程”為重要抓手,努力把短板變成潛力板的號召,走進英德市萬仔蠶桑專業合作社學習關于供銷合作社和桑芽菜的相關內容。
圖為廣州新華學院藝新藝邑突擊隊在英德市萬仔蠶桑專業合作社合照 李伊楠攝 英德市萬仔蠶桑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坐落于廣東省英德市九龍鎮。是一家專門從事于桑芽菜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的企業。實行“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2016年在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的技術指導下,合作社緊跟市場發展需求,向“菜桑”轉型發展。目前合作社掛鉤種植桑芽菜的有河頭村、坑村、石角村等十幾個自然村集體經濟合作社。
圖為英德市萬仔蠶桑專業合作社部分榮譽牌匾 李伊楠攝 參觀過程中,合作社的有關工作人員詳細的給隊員們介紹了對桑芽菜加工的主要流程。
一方面,嚴格把控源頭:鮮桑芽的收購標準。工作人員強調,優質的原料是品質的基石。他們展示收購樣品并解釋道:合作社對采摘的品控要求極其講究,必須以“一芽一葉”的嫩梢為基準,確保鮮嫩度。葉面寬度嚴格控制在8厘米以內,保證片幼嫩;葉梗長度不超過5厘米,避免纖維老化影響口感。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采摘時機——他們通常選擇在雨天或霧水未散的清晨進行采摘,這并非隨意之舉,而是因為此時的桑芽飽含水份,細胞充盈,不僅外觀鮮翠欲滴,更重要的是,這種高含水狀態為后續的保鮮和加工(如燙漂時保持形態)提供了最佳基礎。
另一方面,收購來的鮮桑芽進入現代化車間完成核心工序,高溫燙漂、冷卻、清洗、脫水、包裝、急凍等工藝,而制作成非即食桑葉制品。對于桑芽菜加工操作流程,合作社的工作人員特別說明,高溫燙漂是將桑芽迅速通過80-100℃的熱水或蒸汽,以保持色澤、殺菌消毒、去除苦澀;急凍是鎖鮮的靈魂。這種超低溫快速冷凍有效保護桑芽的細胞結構不被破壞,從而最大程度地保留其新鮮時的色澤、口感、風味和營養價值。
圖為廣州新華學院藝新藝邑突擊隊隊員參觀 李伊楠攝
圖為英德市萬仔蠶桑專業合作社工人打包 李伊楠攝 參觀至急凍環節時,隊員們詢問冷鏈運輸的必要性。工作人員耐心解釋:保鮮是貫穿全程的核心訴求。從采摘裝袋起就要求蓬松放置、避免壓實損傷和積熱;加工環節的急凍技術旨在最大限度鎖住鮮嫩度;而后續的全程冷鏈運輸,則是確保從工廠到餐桌都能保持桑芽的最佳食用口感。
圖為英德市萬仔蠶桑專業合作社冷庫 李伊楠攝 7月14日,廣州新華學院藝新藝邑突擊隊走進與英德市萬仔蠶桑專業合作社形成“合作社+公司”模式的英德市鮮蕊芽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進行深度調研。該公司創立于2019年,核心業務涵蓋農業種植及農副食品加工。其生產基地擁有3000多平方米廠房與8000立方米冷庫,并管理著800畝自有原生態桑園及通過惠農扶貧協議定向收購的2300畝桑園,年產量達3000噸。
圖為廣州新華學院藝新藝邑突擊隊在英德市鮮蕊芽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照 李伊楠攝 廣州新華學院藝新藝邑突擊隊融合了九龍喀斯特峰林輪廓與桑芽翡翠色,設計出萌態形象“芽寶”作為桑芽菜的ip形象,承擔宣傳九龍鎮特色產業、文化的使者,為桑芽菜注入品牌靈魂,破解目前處在高速發展期的痛點:通過“芽寶”在短視頻、包裝、調研體驗中構建情感連接,將農產品升華為“看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的文化符號,撬動年輕群體對健康輕食國潮的追捧,讓九龍桑芽菜以“有故事的高質量品牌”姿態破圈突圍!
圖為廣州新華學院藝新藝邑突擊隊設計的桑芽菜IP形象 李伊楠攝
圖為廣州新華學院藝新藝邑突擊隊討論設計IP形象 李伊楠攝 在九龍鎮的青山綠水間,新華學子用腳步丈量鄉村振興的產業圖譜。當看到冷藏庫里即將發往大城市的精致包裝桑芽菜,再對比田間親手采摘的嫩綠桑芽,隊員們真切體會到農產品增值的全過程。從萬仔的靈活助農到鮮蕊芽的科技興農,小桑芽背后藏著聯農帶農的大智慧,這讓突擊隊隊員看到了產業升級的清晰路徑,更深化了他們對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路徑的理解。
據悉,藝新藝邑突擊隊后續將結合調研成果,圍繞桑芽菜品牌建設、電商助銷等主題展開深度研討,把田間地頭的見聞轉化為助力鄉村發展的青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