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西南石油大學希冀之光暑期社會實踐團走進共安彝族鄉小學,用兩周的時光,為山區孩子送去知識與溫暖,也在實踐中書寫了屬于自己的成長篇章。這場雙向奔赴的教育之旅,充滿了收獲與思考。 2025年7月1日,實踐隊帶著精心準備的課程和物資,來到了風景秀麗卻交通不便的共安彝族鄉小學。出發前,團隊從課程設計到物資采購,從成員培訓到與當地部門協調,每一步都細致規劃,只為給孩子們最好的教育體驗。
實踐期間,隊員們分工明確:有人扎根課堂教授數語基礎,有人帶領孩子在操場揮灑汗水,還有人用美術、音樂喚醒孩子們的藝術細胞。課堂上,互動教學成為常態,孩子們大膽提問、自由表達,在輕松氛圍中吸收知識;課下,隊員們收集反饋、調整方法,讓教學更貼合孩子需求。 實踐的意義,從來不只是單向輸出。

對孩子們來說,他們不僅學科知識有了進步,更重要的是變得自信開朗,眼里多了對未來的憧憬。而對實踐隊成員而言,這次經歷讓他們學會了跨背景溝通、在困難中創新,更將課本知識轉化成了實實在在的實踐能力。與孩子們的朝夕相處,也讓隊員們深刻體會到教育的重量,社會責任感在心中愈發清晰——原來自己的一點努力,真能為他人的人生添上一抹亮色。

當然,活動也有遺憾:部分課程與孩子需求貼合不夠緊密,兩周時間太短,無法長期陪伴。對此,實踐隊已規劃改進:未來會提前做更深入的需求調研,設計更貼合實際的課程;同時探索長期幫扶機制,讓這份支持持續下去。
這個夏天,希冀之光實踐隊既是知識的傳遞者,也是成長的受益者。教育的力量,正在這一來一往中悄悄改變著未來。而這份“希冀”,將繼續照亮更多孩子的求學路,也激勵著隊員們在服務社會的道路上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