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實踐地服務的需求,7 月 10 日,廣州城市理工學院Young實踐團赴徐偉館進行實地考察,為武館梳理創建發展脈絡,撰寫發展歷程,受到徐偉館師徒的熱烈歡迎。

Young實踐團與徐偉館師徒座談(黃志慧攝)
“武館是上世紀四十年代創建的”,談及徐偉館創建歷程,徐新晃師傅回憶道,“創始人徐偉師傅功夫了得,當時聲名遠播,在廣州是響當當的人物。”從徐新晃師傅的介紹中,Young實踐團成員了解到,出于對武術和醒獅的熱愛,徐偉師傅在三華村創辦了徐偉館,非遺傳承事業由此肇基。鼎盛時期,在各地廣開武館,僅花都區就創辦了十幾間武館,培育了眾多學員。其學員們秉承武館“德武兼備”的精神薪火相傳,大力弘揚醒獅文化,將武館開到了香港、澳門等地,在廣州、南海、佛山等地頻繁演出,創造出諸多成就,頗具影響力。
“徐師傅,您能給我們展示一下醒獅武術嗎?”采訪中,Young實踐團與武館教練徐新晃師傅及學員們圍坐在一起,邊做筆錄邊交談。談到醒獅技藝,徐新晃師傅立刻站起身來,邊展示邊講解,講到興致處,特意亮了幾招蔡李佛拳,其步法靈活穩健,剛中帶柔。實踐團成員們紛紛按下快門,記錄這一精彩瞬間。

徐偉館學員展示武術動作 (蘇靖炫 攝)
“廣東醒獅以洪拳步法為主,要學好醒獅,先得把洪拳的底子打好。” 徐新晃師傅坦言道,在武館,孩子們無論寒暑,都保持著高強度的訓練。上學期間,每周五和周六,他們雷打不動地學習 6 個小時;寒暑假,更是每周練習長達 17.5 個小時。即便夏日酷熱難耐,孩子們也嚴格遵守規定,杜絕飲用冰飲,只為了保護身體,更好地投入訓練。這份堅持與自律,讓他們在各類賽事中斬獲佳績。
接過話茬,Young實踐團同學問到,“我們一進門就注意到墻上掛滿了各種錦旗、獎杯,您能跟我們說說學員們的獲獎成績嗎?”說到成績,徐新晃師傅如數家珍,蔡陽刀金獎、纓槍金獎、單刀金獎、齊眉棍金獎、雙弓伏虎拳銀獎等,還特意喊來幾位優秀學員,讓孩子們自信滿滿地一一報出自己所獲獎項,并現場展示了學習成果。學員們虎虎生風的拳法贏得了Young實踐團成員們的陣陣掌聲。

Young實踐團成員體驗醒獅技藝(范倬榮 攝)
座談結束后,學員們為實踐團帶來了一場震撼的醒獅鑼鼓表演。激昂的鼓點,清脆的镲聲,交織出熱烈的節奏,也將考察推向了高潮。Young實踐團成員們情不自禁地加入了演奏的隊伍,范倬榮感慨道:“看著學員們表演的時候,覺得節奏雖然激昂但好像也有規律可循,可自己真正上手才發現太難了,每一下的力度、節奏都很有講究。學員們小小年紀就能有這樣的水準,真的太讓人佩服了。”
自2023年初識,Young實踐團與這座百年傳承的武館結下了緣分后,一直保持著友好聯系。此次考察前后,Young實踐團與村委、徐偉館師徒經過多次溝通聯絡,擬定了采訪提綱,為信息采集工作奠定了扎實基礎。在現場,實踐團通過文字記錄、視頻錄制、照片拍攝等方式收集了武館館訓、所獲錦旗等信息,有助于提升信息的準確性和豐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