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連云港的綠茵賽場與山海之間,涌動著一股青春環保熱潮。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數字商務學院“山海連蘇淮,綠茵環保行”暑期社會實踐團以江蘇省足球超級聯賽(蘇超)為契機,聯動城管部門與花果山景區,將垃圾分類知識傳播與文明觀賽倡導、文旅生態保護深度融合,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理念,為港城注入青春活力。
6月至7月,蘇超賽事在連云港火熱開賽,來自蘇州、淮安等地的球迷齊聚港城,為賽事注入熱烈氛圍。實踐團敏銳把握這一契機,與連云港城管部門展開深度聯動,在賽場內外筑起一道“綠色防線”。
6月15日連云港對陣蘇州的比賽日,志愿者們早早駐守高鐵站,身著統一志愿服向游客發放垃圾分類宣傳單,用通俗講解普及“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分類標準。在球迷必經之路,他們備好“文明助威禮包”——內含助威旗幟、哨子,更有連云港特色禮品與圖文并茂的文明觀賽手冊,讓環保理念隨熱情一同傳遞。賽場周邊,“垃圾投投樂”互動游戲區人頭攢動,球迷在投擲趣味中掌握分類技巧,醒目的分類展板則讓規則一目了然。蘇州球迷點贊道:“志愿者像城市小天使,讓觀賽多了份溫暖與文明。”
實踐團還依據花果山景區“游客流量大、生態敏感度高”的特點將環保課堂搬進山海之間,打造“景區+體育”的創新宣傳模式。
6月22日,“花果山趣味闖關”活動率先開啟:“垃圾分類知識問答”“分類小能手挑戰賽”“生態轉盤大冒險”“投沙包分類”四項游戲吸引全年齡段游客參與,集齊印章可兌換西游主題小扇子,讓分類知識在歡笑中深入人心。志愿者分組巡邏步道,重點講解果皮、塑料瓶等高頻垃圾的分類方法,倡導“無痕游覽”,成為景區里的“綠色風景線”。
6月28日連云港主場迎戰淮安的賽事中,團隊升級服務:志愿者換上萌趣卡通造型服裝,優化后的“文明助威禮包”更具地域特色,宣傳講解融入生動故事,互動游戲組織井然有序。面對球迷疑問,志愿者應答精準高效,淮安球迷感慨:“這座城市的熱情,藏在每一個細節里。”兩次賽場實踐,不僅守護了賽事環境,更讓“垃圾不落地,文明不越位”的理念隨球迷的腳步擴散。
7月1日,景區活動再度升級:經典闖關項目保留,花果山工作人員身著西游記人物服飾加入互動,瞬間拉近與游客距離;新增景區黨委委員問答環節,讓游客在解惑中讀懂景區生態保護的深層意義。休息區的垃圾分類科普講座上,志愿者結合實踐案例解讀政策,發放《家庭分類實用手冊》,更以蘇超球隊環保行動為切入點,讓“體育+環保”的理念觸達更多人。一位帶孩子參與的游客說:“玩著游戲就學會了分類,還知道了景區保護的故事,這樣的體驗太有意義。”
從賽場到景區,實踐團一步一個腳印地摸索著,不再局限于單一的宣傳,而是琢磨著怎么讓大家真正參與進來——就像把“文明助威禮包”從簡單的基礎用品,慢慢變成能透著地方特色的小物件;講解也不再是干巴巴的知識灌輸,而是用故事拉近距離,讓聽的人能共情,團隊還總在例會上復盤,一點點優化活動設計,就這么在一次次實踐里,慢慢走出了“政策落地、實踐創新、社會輻射”的良性循環,也摸索出一套能復制、能推廣的環保宣傳青春方案。
對團隊成員而言,這是一堂深刻的“社會課”:在與城管部門聯動中學會協作,在應對游客多元需求時錘煉應變能力,在見證環保理念生根發芽時增強社會責任感。正如成員們所說:“我們不僅是環保知識的傳播者,更是港城文明的代言人。”
此次“三下鄉”活動,不僅為連云港的生態環保與文明建設添磚加瓦,更讓蘇超賽事與花果山景區成為展示港城魅力的窗口。未來,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數字商務學院將繼續秉持“知行合一”理念,讓青春力量持續賦能綠色發展,書寫更多校地協同、服務社會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