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至11日,安徽農業大學林學與園林學院赴蕪湖市峨橋鎮浮山村暑期社會實踐團的學子們在浮山村精鉆深拓,實踐團以發展當地特色山水景觀資源為主題,充分發揮成員們的專業知識與特長,通過實地勘測、入戶訪談、專題研討等多維調研方式,系統梳理了當地生態景觀與資源稟賦,創新提出了"三樂"路徑的規劃方案,為該村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活力,為助力鄉村振興貢獻了青春力量。
圖為團隊成員的合照
調研走訪,把握產業與基建實情
實踐團抵達浮山村后,立即開展實地調研工作。團隊首先考察了村內建筑風貌、道路系統和基礎設施狀況,全面評估旅游資源開發基礎;隨后深入調研當地產業類型結構與發展現狀,為后續鄉村景觀改造設計及農旅融合規劃提供了充實的數據支撐和決策依據。
圖為浮山村建筑風貌與自然景觀
圖為實踐團成員實地調研期間的工作場景
問卷調查,明確并匯報發展意向
7月9日,實踐團深入浮山村開展村民走訪工作,通過問卷調查與村民面對面交流,詳細了解當地居民對農產品經濟發展的意愿與需求。團隊成員以飽滿的熱情感染村民,有效激發了當地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調研結束后,實踐團及時整理分析數據,在最后一天組織召開成果匯報會,向政府部門和村民代表系統反饋調研成果與發展建議,為浮山村振興發展貢獻了青春智慧與力量。
圖為實踐團與村民交流時的場景
在為期五天的實踐工作中,實踐團高效完成了1份詳實的村情調研報告和50份有效調查問卷。更重要的是,通過實地調研走訪實踐團詳實的把握了浮山村的資源稟賦情況、產業類型特點、發展的優劣勢等,并結合自身專業特長為浮山村的發展提出了“三樂”路徑等切實有效的建議與方案。
圖為團隊成員在實踐工作過程中的合照
安徽農業大學學子在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用腳步丈量鄉村熱土,以實干踐行青春使命,充分展現了新時代青年服務鄉村振興的責任擔當。這場青春與鄉土的深情對話,生動詮釋了當代大學生投身國家戰略、助力鄉村振興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時代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