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下午,義烏市楂林中心小學的教室里傳出陣陣熱烈的搶答聲。一場別開生面、以“探秘整除世界”為主題的趣味數學課在此精彩上演。浙江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數啟童心,尋跡望道”實踐隊的隊員們帶領學生在輕松歡樂的氛圍中感受數學的魅力。
課堂開始,隊員們摒棄傳統教學模式,沒有直接講解概念,而是巧妙地從學生們熟悉的生活場景切入。以分糖果時“正好分完”的愉快體驗、體育課分組“不多不少”的公平情形,以及日歷上星期循環的規律等鮮活例子,將“整除”這一原本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生動形象、易于理解。在講解“數字王國的密碼鎖”環節,拋出“能同時被2、3、5整除的三位數是什么”的問題后,三年級的小宇迅速舉手,自信地回答出“末尾是0,各位加起來是3的倍數”,展現出學生們積極思考、踴躍參與的學習狀態。

隨后的“動手探秘”環節更是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魔法藥水配制”游戲深受學生喜愛,學生們用小紙條模擬“魔液”,將27張小紙條嘗試分成每3張一份。操作過程中,孩子們興致勃勃地分享發現:“老師,我分了9份,剛剛好!”“我發現27里面藏著3個9呢!”在親手實踐中,學生們深刻理解了“整除就是沒有剩余”的概念。而“貪吃蛇成長記”問題則引發了熱烈討論,30厘米的蛇每次增長整數厘米,探討要吃多少食物才能長到50厘米。通過計算,學生們發現只有增長的長度是3的倍數,才符合“吃掉1/3食物就長整數厘米”的規則,在思考與討論中,學生們潛移默化地掌握了整除的判定邏輯。

“原來數學藏在這么多地方!”課后,三年級的一位小同學拿著畫滿知識要點的課堂任務單,興奮之情溢于言表。她的任務單上,用彩筆標注著“能被2整除的數末尾是雙數”“能被5整除的數末尾是0或5”等小規律。實踐隊隊員介紹,這堂課通過“生活場景——趣味故事——動手實踐”層層遞進的教學鏈條,讓孩子們在寓教于樂中深入理解數學原理,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用數學眼光觀察世界的良好習慣。

課堂結束后,學生們依然熱情不減,圍著老師追問“三位數密碼鎖還有別的答案嗎”等問題。這場充滿創意與活力、讓數字“活”起來的課堂,不僅在學生心中種下了對數學好奇與熱愛的種子,更讓他們深刻體會到課本知識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
7月3日,浙江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數啟童心,尋跡望道”實踐隊的隊員們給義烏市楂林中心小學帶來了一場特課程——“數學魔術”課堂,令學生們的暑期生活別開生面。
在“數學魔術”課堂中,實踐隊隊員以“真假命題”為切入點,從基礎概念出發,通過生活案例幫助孩子們理解“真命題”與“假命題”。在“邏輯闖關”環節中,課堂被推向高潮。為了分辨出說假話的“惡魔”和說真話的“天使”,孩子們分組激辯,活力四溢。在課堂之外,仍有不少學生回味著課上的邏輯問題,積極討論,力求理解地更加透徹。這節數學魔術課,不僅鍛煉了孩子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更激發了他們探索數學奧秘的興趣。

此次浙江師范大學“數啟童心,尋跡望道”實踐隊精心設計的“數學魔術”,如同一股清泉注入了楂林中心小學孩子們的暑期生活。數學的理性之光在魔術的趣味中點亮了思維的火花。孩子們課后意猶未盡的討論與追問,正是這一特色課程最生動的注腳——它鍛煉了邏輯思辨能力實踐隊隊員們用創新的形式,助力孩子們向著成為有智慧、有情懷、有擔當的新時代少年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