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周夢杰)為引導青年學子將專業知識融入鄉土實踐,厚植“三農”情懷,2025年6月28日,河南城建學院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青耕良西,青春興農”社會實踐團在李赫老師的帶領下,奔赴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馬樓鄉良西莊村,這支由生物工程學子組成的團隊,深入田間地頭,通過實地勞作、樣本采集、調研訪談等方式,用青春的腳步丈量糧食安全之路,以實際行動助力農業生產。
腳步丈量田野:奔赴希望的糧倉 實踐團成員的身影活躍在通往良西莊村玉米農田的小徑上。他們滿懷期待走向田野,開啟了這場特殊的“田間課堂”。

圖為實踐團成員滿懷期待走向良西莊村玉米農田,開啟田野實踐新征程。周夢杰攝
汗水浸潤金穗:烈日下的“黃金”課堂為了精準調研糧食產量、評估作物生長狀況并獲取關鍵實驗樣本,實踐團成員無畏酷暑,頭頂烈日,主動加入農忙。
在村民的指導下,隊員們深入玉米地,協助采收成熟的玉米。“以前只在實驗室研究種子和植株,今天真正體驗到了‘汗滴禾下土’的艱辛與收獲的喜悅。”實踐隊員一邊小心地掰著玉米一邊感慨。汗水浸透了他們的衣衫,卻映襯著青春臉龐上最樸實的笑容。

圖為實踐團隊員頂著烈日在玉米地協助村民采收成熟玉米。周夢杰攝
緊接著,他們轉戰花生田,仔細查看花生植株的長勢、結莢情況,認真記錄觀察細節,為后續分析糧食狀態打好基礎。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花生地仔細查看花生生長情況。周夢杰攝
親歷農作艱辛,零距離接觸糧食生長,與村民深入交流,“糧食安全”和“鄉村振興”在隊員們心中有了更沉甸甸的分量。“農民們日復一日的辛勤,才換來我們餐桌上的糧食。‘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這句話,此刻有了最真切的體會。”一位隊員動情地說
“頭頂烈日采樣本,躬身田間助農忙,這正是我們生命科學學院學子知行合一的生動體現。”帶隊老師李赫總結道,“保障糧食安全、推動鄉村振興,亟需科技支撐。組織這樣的實踐,就是希望同學們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實驗室智慧播撒到田野里,用青春汗水為助力鄉村振興貢獻城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