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山東交通學院威海校區(qū)“踏浪尋夢·暑期社會實踐團”走進濟寧鄒城市山東靈泉茶業(yè)有限公司茶葉種植基地開展暑期“三下鄉(xiāng)”活動。成員們聚焦鄒城茶葉制作產業(yè),深入挖掘其與當?shù)匚幕g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致力于為當?shù)匚幕瘋鞒信c產業(yè)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實踐團以“沉浸式體驗+深度調研”方式,了解茶園產業(yè)從種植到文旅融合的全鏈條發(fā)展。


實踐團成員們頭戴草帽、手持農具,深入茶園,與茶農們一同勞作,親身體驗茶葉采摘的艱辛與樂趣。鄒城茶葉制作技藝獨特,靈泉茶葉制作技藝,涵蓋采茶、攤涼、殺青、揉捻、搓團提毫、烘干等多道工序。成員們還走進茶葉加工車間,向工人學習原料分揀、烘干等工序,親手參與產品制作,體驗茶葉從茶樹到成品的歷程。




在深入挖掘茶藝文化和孔孟思想的過程中,實踐團成員了解到,茶葉在孔孟文化中也有著獨特的地位。孔孟文化蘊含的"仁"、"禮"、"信"思想,以匠人精神把控每道工序,將孔子"執(zhí)事敬"的態(tài)度融入其中。在茶葉種植環(huán)節(jié),秉持"天人合一"理念,引導茶農遵循自然規(guī)律,采用生態(tài)種植方式,減少農藥使用,保障茶葉品質。從泡茶時的“酸甜苦澀調太和,把握遲速量適中”,到待客時的“奉茶為禮尊長者,備茶濃意表濃情”,無不彰顯著儒家文化的韻味。這正是孟子"不違農時"思想的現(xiàn)代實踐。這些技藝與孔孟文化中對技藝精益求精的精神不謀而合,凝聚著鄒城人民的智慧與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