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培養孩子們遵守規則、崇尚法律的意識,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7月4日,揚州大學廣陵學院“青禾逐光”實踐團隊攜手揚州市邗江區汊河街道高橋社區開展了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讓小朋友們學習到了與日常生活相關的規則和法律知識,還帶著大家一起做有趣的手工活動,鍛煉動手實踐的能力。
早上的“從規則到守護”的課程中,首先,主講老師蘇佳璐同學通過快問快答的小游戲幫助同學們回顧了上節課講解的規則,例如玩游戲的規則、交通規則、課間規則等。接著,蘇佳璐同學與小朋友們進行互動小游戲“規則互動大爆炸”來幫助大家更加深刻地記憶規則,小朋友們對交通規則掌握很全面,迅速判斷出了給定圖片中的各個規則,并說出其錯誤原因,但在乘坐汽車方面的規則稍有欠缺。然后,在“規則口令大風暴”的游戲中,老師來提供規則的場景,要求小朋友們快速說出適用的規則,大家對于在玩耍和上課的規則十分熟悉,因而整個過程很順利。最后,蘇佳璐同學以視頻中滑滑梯時可能會發生的各種情況向同學們介紹了遵守規則在安全和快樂兩方面都極為重要。同時,課堂在同學們齊讀規則的小口令中結束。

(圖為7月4日,“青禾逐光”實踐團隊成員蘇佳璐為孩子們互動小游戲。丁夢晗供圖)
第二節課程由丁夢晗負責,主題為“巧手扭出精彩”。丁夢晗同學以手工制作引入,帶領孩子們用扭扭棒創作辣椒、西紅柿和菠蘿。課堂上,她詳細講解了扭扭棒的特性及制作步驟,孩子們在她的引導下,拿起扭扭棒,小心翼翼地彎折、纏繞,逐步塑造出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作品。課堂上充滿了歡聲笑語,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成功的喜悅。丁夢晗表示:“手工課不僅鍛煉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更激發了他們的創造力,讓他們在實踐中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在手工課上,孩子們充分發揮想象力,將扭扭棒彎曲、扭轉、組合,制作出形態各異的辣椒、西紅柿和菠蘿。有的孩子還創造性地為自己的作品添加了葉子和藤蔓,使作品更加生動逼真。通過這次手工活動,孩子們不僅學會了如何使用扭扭棒進行創作,還在實踐中學會了耐心與專注。

(圖為7月4日,“青禾逐光”實踐團隊成員丁夢晗帶孩子們做扭扭棒的成果。周書屹供圖)
下午的“志愿普法春風送“課程中,實踐團隊成員單小翎同學先以規則的含義引出法律的概念,并向小朋友們介紹了可能與他們的法律,如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等,通過動漫小視頻著重講解了我國的憲法。接著,老師向小朋友們提問”什么是法律?“,大家的回答各有不同,有人法律說是更加嚴厲的規則,也有人說法律是規定我們要做什么。在為什么要有法律這個問題中,單小翎同學通過將國家法律與班級規則類比的方法,讓小朋友們一下子就理解了法律維護國家穩定與社會公平正義。然后,細致講解了刑法上小朋友不同年齡所承擔的刑事責任和刑法上的懲罰提高尊法守法的意識,有小朋友對無期徒刑這個懲罰提出疑問,老師糾正了他之前以為的呆在監獄到死亡的錯誤想法。此外,老師還告誡同學們不要傷害別人,更要保護好自己,并通過動畫小視頻中的校園欺凌來讓大家理解。最后,單小翎詳細給大家講解了犯罪行為,并與不良行為作比較,幫組大家區分二者的不同。此外,讓小朋友們做小法官來辨別一些行為是不良行為還是犯罪行為,大家參與很積極,回答地十分正確。這節課中,小朋友們收獲頗豐,也提升了法治思維能力。

(圖為7月4日,“青禾逐光”實踐團隊成員單小翎為孩子們講解法律概念。丁夢晗供圖)
此次活動為孩子們帶來了新穎的認識與無限的樂趣,也在他們內心深處播下了規則與法治的種子。社區負責人表示:“‘青禾逐光’團隊的成員講解的知識既有趣又專業,不僅為孩子們成長提供了正確的指引方向,也為他們未來的教育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