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晚,安徽中醫藥大學新安醫學學社于校內舉辦研習活動,圍繞《黃帝內經·素問》第二篇《四氣調神大論》展開深度學習。
活動伊始,三支經典研習小組通過PPT展示預習成果。各小組通過文獻考據、臨床案例等多視角,解讀典籍核心內容,圍繞"寒變""奉收者少"等關鍵概念展開深入探討,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報了自己的研讀成果,展現了自己的思考。
兩名研習領學員隨后展開系統講解。他們不僅對小組匯報內容進行補充修正,更深入闡釋"五運六氣"學說與四時調神的關聯,結合體質學說分析個體化養生方案。除了在內容上進行拓展,兩名研習領學員還推薦了相關書目,如李時珍《瀕湖脈學》七言訣、王肯堂《證治準繩》及現代名家姚梅齡《臨證脈學十六講》等典籍。兩名研習領學員既剖析原文要義,又結合中醫理論與現實案例,從病理機制、養生實踐、辨證邏輯等層面進行多維度闡釋,展現了扎實的文獻研讀能力。
經典研習小組匯報(鄭欣月攝)
研習領學員講解要點(鄭欣月攝)
研習領學員拓展內容(鄭欣月攝)
本次研習既呈現對經典原文的精準釋讀,又結合現代醫學理念提出創新見解,展現了學術思辨的多元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