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絨花》是一首情感質樸、率真的歌曲。《絨花》曾獲得“最佳音樂獎”。作曲者在其中凝聚了對“情、美、新、理、味、力、趣”的追求。看似簡單的一首歌,在女性柔弱身軀和堅強意志的反差中凸顯出人格的張力,散發著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的耀眼光芒。絨花,這是人的精神到了極致迸放出的絢爛無比的火花。本文以《絨花》為例探索它的精神實質以及對歌曲的演唱。
關鍵詞:絨花,精神實質,歌曲演唱,民族精神,民族啟發
1.1歌曲絨花的民族性 歌曲《絨花》是為電影《小花》創作的插曲,在影片中翠姑為救哥哥艱難地抬著擔架爬越石梯;同時以起伏的山巒、挺拔的青松為背景,這時《絨花》的旋律響起。以影片主人公的視角自然地傾訴心聲,旋律優美并帶有淡淡的憂愁,形成了一種細膩含蓄的音樂美,用以贊頌崇高的思想、美好的心靈。同時也表現出戰爭年代人民的團結與勇于奮斗,散發著崇高理想和精神信念,值得后人去學習和贊揚的。
1.2歌曲絨花的內涵 當我們在欣賞歌曲的時候,會發現,每一首優秀作品都有其獨特的內涵。而這些內涵是由作曲家、作詞人以及演唱者共同創造和呈現出來。《絨花》這首歌在人民革命戰爭的背景下淋漓盡致的抒發了兄妹情與母女情。青春應當奮斗,更應為祖國而奮斗。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錚錚硬骨綻花開,漓漓鮮血染紅它。青年人應當做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繼承革命先輩的優良傳統。
1.3歌曲絨花對當下社會的意義 歷史不會忘記曾經的奮斗,也不會忘記屬于青年的榮光。馬克思曾說,一個時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個時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這正是青春的力量。從國家民族看,青年都勇挑重擔、勇克難關、勇斗風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能充滿活力、充滿后勁、充滿希望。從個人成長看,所謂百煉成鋼,在暴風雨中成長,青年需要經受各種鍛煉。青年保持初生牛犢不怕虎、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剛健勇毅,國家就有力量,民族就有希望。正如歌曲絨花向我們所傳達的精神一樣,青年人應該拿起屬于這個時代的接力棒,在新時代里做有為有志的青年。
1.4歌曲絨花的演唱 在演唱絨花這首歌時,要充分的運用氣息,把握好音準、節奏和速度。并且需要對呼吸有一定的認識,但是在歌唱中,我們不難發現很多人對自己的呼吸很陌生。其實對于演唱者來說要想成功演繹一首歌曲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他們并沒有認識到什么屬于他自身所獨有和獨特之處,而只是單純地去模仿別人唱歌時氣息、共鳴以及聲音效果等方面進行學習和探討了一些技巧而已。所以說沒有辦法正確掌握好節奏與吐字之間關系,這也就說明我們在歌唱中不能只注重演唱者是否唱得正經流暢且有感情色彩的呼吸。還要注意的是要根據自己所理解去運用到歌唱中來等等。
結論對于絨花這首歌表達的不僅僅是革命者的英勇無畏,更表現出當時革命背景下人民的團結與家國情懷,在當今社會也是所需的,我們更應該弘揚與繼承,做新時代下的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