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奔跑中成長
九月的風還帶著夏末的燥熱,迷彩服的衣角在訓練場上掃過滾燙的地面,我的大學生活從一聲嘹亮的“稍息”正式拉開序幕。作為臨時負責人,我看著有花名冊的手機——既要在平時訓練查看人數,又要在休息時逐一審查同學們的健康狀況。記得有次訓練,班里同學突然臉色發白,倒在地上,我們一邊喊報告一邊給他按人中,清醒后扶著他到樹蔭下喝水乘涼,陽光把我們的影子拉得很長,那一刻我忽然明白,“負責人”這三個字,不只是名單上的一個稱謂,更是一份要把大家放在心上的責任。
開學后,這份責任順著投票選舉,變成了“班長”這個新身份。第一次開班會時,當我站上講臺看著大家的面孔時, 我充滿信心的去迎接未來的新生活,想和大家一起把班級變成家。后來的日子里,我在晨光熹微時去教務處領手冊,在深夜的宿舍里幫同學修改資料,在考試周組織大家共享復習資料。那些曾讓我手忙腳亂的瑣事,漸漸織成了一張溫暖的網,當看到同學們在運動會上齊心協力爭取榮譽,當看到同學發來的“謝謝班長”的信息,我忽然懂得,付出的心意從來不會白費。
加入學生會干事的隊伍,則是我給自己的“額外挑戰”。第一次參與社區志愿服務時,作為分批小組長的身份,更讓我學會了如何把熱情轉化為有序的行動。我們先提前和社區工作人員對接,摸清需要進行的任務流程 根據這些需求,我們參與志愿的同學分成3個小組,還提前準備了“服務手冊”,及時分發給前來參與活動的社區人員,組織大家返程時我忽然意識到,作為小組長,我的責任不只是“組織人”,更是“連起心”——把同學的善意精準傳遞到需要的人身邊,讓每一次志愿行動都既有溫度,又有章法。這些細碎的瞬間,像星星一樣綴滿我的大一,讓我知道校園生活不只有課本和課堂,還有更廣闊的天地等著我們去溫暖、去探索。
如今站在大一的終點回望,從軍訓時緊張的臨時負責人,到能獨當一面的班長和干事,從第一次組織活動的手忙腳亂,到如今能從容協調各項事務,我好像在一場不停歇的奔跑里,慢慢長出了更堅實的翅膀。這段充實的時光教會我的,不只是如何處理工作、如何與人相處,更是如何用熱愛和責任,把每一天都過得熱氣騰騰。未來的路還長,但我會帶著大一的這份熱忱繼續向前,因為我知道,每一次全力以赴的現在,都是在為更好的明天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