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快餐式”心動:大學生該有的戀愛鈍感力
刷朋友圈時,總看見有人曬“認識三天確定關系”的動態,也聽朋友嘆過“剛聊一周就被催著‘確定關系’”的煩惱。大學的心動好像總來得急:圖書館里看一眼認真的側臉,社團活動里遞一次話筒,甚至食堂排隊時幫刷了次飯卡,都可能被安上“crush”的標簽。
但“快餐式”的心動大多走得也快。見過朋友為了“不孤單”答應表白,結果一起自習時發現對方連她的專業書都認不出;也聽過有人被“每天早晚安”的熱情打動,轉頭卻看見對方給別人發一樣的話。太急著抓住“被喜歡”的感覺,反而容易模糊了“喜歡”本身該有的樣子——不是秒回的消息堆出來的熱乎,也不是朋友圈配文里的“專屬”,是愿意花時間慢慢看清楚:他皺眉解題時的樣子,她聊起喜歡的書時眼里的光,兩人坐在一起哪怕不說話也不別扭的松弛。
我們應該慢慢學會給自己的心動留點兒“鈍感力”。遇到有點好感的人,不著急加微信問“約嗎”,不妨多花些時間,去觸碰到彼此的內心;收到曖昧的消息,不忙著猜“他是不是喜歡我”,先想想“我真的了解他嗎”。其實慢一點沒關系,比起“快速脫單”的熱鬧,“慢慢靠近”的踏實更可貴——等濾鏡掉了,新鮮感散了,還能確定“是他也不錯”,這樣的喜歡,才算得上認真。
戀愛哪有那么多“錯過就沒了”?大學四年,本就是慢慢認識自己、也慢慢讀懂別人的日子。真正的喜歡會等,等我們從“看臉”走到“懂心”,從“想被愛”變成“也會愛”。給心動降降溫,給了解留點兒時間,反而能在熱鬧的校園里,接住一份真正扎實的喜歡。
校園情感推薦
- 圖書館轉角的青春序章
- 中文系女生蘇瑤與哲學系男生林硯,因圖書館舊書借閱傳遞思緒,在文學與哲學交融中暗生情愫。從初見時的朦朧,到因林硯赴論壇產生
- 2025-08-14
- 如何正確認識失戀
- 大學生活中,男女之間的感情交往是很微妙的,如何正確認識失戀,是戀愛中的男生女生需要思考的問題
- 2025-08-12
- 落葉與單車
- 秋風吹落第一片銀杏葉時,林晚秋總在圖書館門口看見那輛黑色單車。車座上常年搭著件灰色衛衣,車筐里偶爾躺著一本翻舊的詩集。她
- 2025-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