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心積慮的意外事件
原來,這天晚上洋界跟客戶約好了第二天要去打高爾夫,所以提前回了家,想早點休息。他到家的時間和警方認定的死亡時間差不多,都是九點左右。
渡邊問道:“你聽死者說過樓梯很危險之類的話嗎?”
貞敏毫不猶豫地說:“舅舅說過好幾次的,我有一次也差點從那個樓梯上摔下來。”
“那幅刺繡掛在那里,風險不是會更大嗎?”
貞敏解釋說:“可是,夫人當時怎么會想到這些?”
這時,警察發現了一支口紅,經過辨認,它并不是美也子的,極有可能是兇手不小心留下的。
不久,洋界生前立的遺囑被曝光。渡邊找到貞敏,打聽夏美是誰。貞敏據實相告,并帶渡邊來到了夏美的住處。
警方經過調查發現,美也子還不知道丈夫新立了遺囑,因此她有動機殺死拈花惹草的丈夫,以獲得遺產,但美也子的不在場證明是無懈可擊的,很多同學都可以作證。同時警方還發現,夏美除了洋界,還有其他的男人,她肚子里的孩子極有可能并不是洋界的。這樣一來,夏美有可能是害怕將來孩子出生后,被洋界發現真相,因此殺人。而且,案發時夏美一個人待在公寓,沒有不在場證明。
至于那支口紅,的確是夏美的,她說好幾天前就找不到了,她也不知道為什么會出現在洋界家。
由此看來,夏美的作案嫌疑很大,可她堅持說自己從來沒去過洋界家。貞敏也作證,洋界和夏美約會都是在夏美的公寓里;美也子也說丈夫沒帶過其他的女人來家里。
案件到此陷入了僵局:美也子有完美的不在場證明,首先被排除嫌疑;第二個有殺人動機的情人夏美,也沒有確鑿的涉案證據,相反根據美也子的證詞,夏美應該不知道洋界家里的樓梯容易發生意外。
渡邊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正妻和情人本是仇人,所以沒有人懷疑美也子的證詞,但如果是兩人合謀呢?洋界死后,遺產的一半會留給夏美,另一半則由美也子繼承,這不是雙方都能接受的嗎?
峰回路轉
就在這時,一個飯店服務員打來電話,說在案發前兩天,有人以死者的名義訂了包間,但來的是兩個女人,其中一個正是美也子,另一人好像懷著孕。因為洋界生前是飯店的常客,美也子也去過好幾次,所以服務員對她有印象。
渡邊馬上召集助手,分別對美也子和夏美進行審問。
按照渡邊的猜想,美也子要想殺死丈夫,偽裝成意外是最好的辦法,她和夏美合謀,并告訴她家里樓梯的結構。夏美負責殺人,美也子則以“敵人”的身份為她作證。
面對警察的嚴厲盤問,美也子承認兩天前去飯店見了夏美,但最終不歡而散。她之所以沒說,是覺得這事太丟人。不過無論警察再怎么問,她都不承認和夏美合謀殺夫。
美也子態度很堅決:“她搶了我的丈夫,我恨她還來不及呢,怎么會和她合作?”
夏美那邊,她也堅稱自己從來沒去過洋界家,并說是美也子主動打電話約她去飯店見面的,但美也子卻說是夏美打電話約的她。
美也子和夏美連續幾天都受到盤問,她們都堅持一開始的說辭。渡邊很疑惑,按理說即使是心理素質過硬的犯罪嫌疑人,也抵不住連番的問訊,難道她們說的都是實話?不過兩人證詞有一個矛盾的地方——她們都堅持是對方約的自己。渡邊決定去那家飯店走訪一趟,再向那個服務員了解一下情況。
出人意料的是,雖然前幾天確實有人以洋界的名義訂了包間,但飯店老板詢問了所有店員,沒有人向警局打過電話提供線索。
那到底是誰打的電話呢?美也子和夏美都說是對方打電話約的自己,難道還有第三個人存在?也許就是這第三個人,分別向美也子和夏美打電話,約她們見面,然后又偽裝成服務員給警察提供線索。
除了美也子和夏美,還有誰能從死者的死亡中獲利呢?
渡邊想了想,還有一個人——洋界的外甥貞敏。
很快,貞敏被叫到警局,他堅決不承認自己涉案。渡邊問他:“據美也子講,那幅刺繡是最近才掛上去的,你應該沒有碰過吧?”
貞敏否認道:“沒有啊!”
“但我們在上面發現了你的指紋。”
貞敏臉色大變,他依稀記得自己在把洋界推下樓梯時,手好像確實碰到了畫框……
原來,為了獨占舅舅洋界的財產,貞敏決定殺死他,同時嫁禍給美也子和夏美。他知道洋界和美也子感情不和,也知道洋界立了新的遺囑,要把一半的遺產留給夏美。
于是,貞敏找來自己的情人,讓她分別偽裝成夏美和美也子,打電話把雙方約到飯店,案發后再冒充服務員,給警局打電話提供線索。這樣一來,警方就會懷疑是美也子和夏美達成了協議,合謀殺夫。貞敏知道洋界家里的樓梯容易發生意外,也知道夏美不止有死者一個情人。案發當晚,洋界到家后,貞敏借口有事要和洋界商量,上了二樓。然后在下樓梯時,把洋界推了下去。那支口紅,是他從夏美的公寓里偷來嫁禍用的。
美也子知道貞敏是殺人兇手后,驚呆了。如果她沒有懸崖勒馬,那么等待牢獄之災的,就是自己了。美也子不禁感到慶幸……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