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變電工——我的大學》有感
發(fā)布時間:2023-08-26
閱讀: 一鍵復制網址
我是一個剛剛從大學的校走出,邁入社會大熔爐并沒有多少天的男生,從小到大,父母為我創(chuàng)造的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讓我一直無憂無慮,直到畢業(yè),就業(yè)的壓力讓我清醒的感到,自己必須要努力,必須要充實自己,現在的社會競爭愈發(fā)激烈,自己不努力,就會被別人趕超,懷著緊張的心情,我來到了特變電工新疆就業(yè)有限公司,一個早已心馳神往的國有大型企業(yè)!面試過后,主管人事工作的領導給了我一篇文章,名字叫《特變電工一我的大學》,讓我回家以后好好閱讀,寫一篇讀后感。雖然對特變電工已經有所了解,但回到家還是迫不及待的打開文章,想要了解特變電工更多的信息,想看看自己一直向往的地方,到底都有些什么樣的故事。
從文章開頭一直看到結尾,我一直神情緊張、嚴肅認真,當我將這篇文章的結尾讀完之后,我的眼睛濕潤了,肅然起敬!心里不禁對特變電工,更加的喜歡、崇敬、而且向往了!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位叫做張新的電氣工程師,張新通過自己的講述將特變電工在過去二十年里的發(fā)展歷程,一頁一頁的翻開,將特變電工經歷的風雨波折、艱難險阻一呈現在我的眼前,張新說所有的往事他都歷歷在目,我想,正是因為他帶領全場職工救工廠于危難之中,經歷了種種創(chuàng)業(yè)之艱辛、克服了一切別人難以想象的困苦,一步一個腳印,一直走到今天,正所謂吃得苦中苦,為人上人,天道酬勤,沒有一顆恒心又怎么能夠辦的成大事,成就大業(yè)呢?這些寶貴的人生經歷,不僅讓文章的主人公經受了歷練,也讓特變電工,一躍成為享譽國內外的著名大型國有電氣工程公司!其中的苦、其中的甜、其中的笑、其中的淚、我想只有文章的主人公心里最清楚!看著特變電工今天的輝煌,遙想多年前的落魄,又怎能不感慨萬千!
對我影響最大的還是主人公張新,在八八年初,面對著更好的發(fā)展平臺,他選擇留下,在市變壓器廠面臨破產清算的情況下,危情受命,帶領全場職工,人一條心,勁兒往一處使,不計報酬,不計得失,僅憑著一顆勤奮無謂而執(zhí)著的心,將全場職工的凝聚力空前的團結在一起,為了全場職工的出路,毅然決然,堅信只要勤奮,就一定能夠掙到飯吃!憑著這顆堅韌執(zhí)著的心,張新克服了銀行信貸的問題,用真心勸走了債權人,保住了廠里的設備,為工廠的下一步發(fā)展,保留了基礎,并且向市里領導爭取到了五年的承包租賃期!盼生存求發(fā)展的強烈愿望,使張新和全場員工一起,用人拉肩扛的方式,重建廠房,在當年的六月中旬,在沒有發(fā)放一分錢工資的情況下,奇跡般的完成了承包任務!扭虧為盈,在七月份,終于可以讓全場職工領上工資,吃頓飽飯!
讓我最佩服的是張新的大局觀和決策能力,以及特變電工人堅忍不拔的意志,和不顧個人安危的精神。他和一批工廠管理人員打破常規(guī),在計劃經濟時代用于創(chuàng)新,通過改變分配體制入手,推動政策,使廠里人人平等,讓工人們的積極性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使生產力得到空前解放,更好的創(chuàng)造出紅火的經營!在繞線車間大火,經濟損失達17萬元的情況下,臨危不亂,帶領全場職工修復生產車間,職工們不計個人安危,心中只想著將經濟損失降到最低,有這樣一位身先士卒的領導者,有這樣一群不顧個人安危的追隨者,這樣的企業(yè),怎么可能不成功?這樣的員工,怎么可能不受到尊敬。
35年來,特變電工踔厲奮發(fā)、創(chuàng)新求變,從一個瀕臨倒閉的街道小廠,逐步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yè),從西部邊陲小城到業(yè)務遍布全球……如今已經發(fā)展成為中國裝備制造業(yè)的重量級企業(yè)集團。
35載光陰荏苒,35載奮斗如歌。特變電工人用35年的時光走出一條創(chuàng)新求變之路,譜寫了一曲壯麗的創(chuàng)業(yè)之歌。萬水千山不忘來時路,無論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記出發(fā)的原點。回顧是為了走得更遠,讓歷史照亮未來,征程未有窮期。特變電工的領頭人——張新深情回憶,娓娓道來這35年的心路歷程,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特變電工就像一個長大成人的孩子,羽翼日漸豐滿,由弱到強,這離不開一代代特變電工人的勤奮和努力。特變電工是一堵堅實的墻,它保護著特變電工中的每一個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如果我能夠有幸加入特變電工這個大集體,我希望我也能用我自己的所學,為特變電工所用,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特變電工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再創(chuàng)新高!
作者:胡澍山 來源:塔里木大學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