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銀杏
這棵銀杏樹不知在這個村口待了多久。看一茬又一茬的韭菜青了黃了,它在那;新生命老了朽了,它還在那;岸上頑石爛了化了,它卻還在那。
你別看它是棵銀杏,這可是唐村的命根。聽老一輩人說,這棵樹由龍神所變,千百年不倒,只為守護唐村世世代代。每至年初,家家戶戶都會畫張符,或為求學,或為婚嫁,或為功名,大大小小的都給掛在枝梢上,傳聞符掛在越上頭的枝梢越能受盡恩澤,得償所愿。就這樣,別村人一提到唐村,就會談及這棵銀杏,一提到銀杏,就想到唐村。
“老夏,上面說要在咱們村搞新農村,還說要為修路把咱村口那棵大銀杏給砍了,是真的嗎?這可是唐村的龍脈啊!我們死也不同意!”老張帶著幾位老者氣沖沖地對村長說道。
“新農村是黨中央大力支持的,如今也是為著扶貧致富。至于砍銀杏一事,我會代向上級反映,請各位鄉親們耐心等待,配合指令。”村長和氣地說道。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村里人與其說是不耐煩,倒不如說是擔憂唐村今后的發展,可除了等,他們還能做什么,鬧政府?誰也沒這個膽量,再加上近日,扶貧干部來了一波又一波,來來回回走了這家,又去了那戶,爬過這個山頭,又去趟那條急流,村里人看著干部們起早貪黑的苦干,終究還是配合安排。
這天的日頭格外火辣,把地上平淡的交情硬給熱騰了一通。村長要去縣城開會了,這回小孩也不鬧了,大人也不吵了,都一齊前來目送車子遠去。村長心想,哪怕把我的嘴說爛,都得說服領導留住大銀杏,不然真辜負了鄉親們的心意,可沒臉回家。汽車揚起了泥路上的塵土,一團又一團駕著風,直上云間……
“鄉親們,保住了,保住了..……咱們的大銀杏給保住了!”村長一下車就往村口大喊。村里人老老少少都一同向村長涌來,問這問那, 又是遞茶又是扇風。原來上面經過調查后,發現大銀杏并不會妨礙鋪路,也不會影響出行安全,再加上它有著成百上千年的歷史,索性由著它生長,當作地方標,細心栽培,另外還指示要把唐村建成一個聞名遐邇的旅游小鎮,不僅要把民生經濟水平搞上去,還要注重對生態、對文明風俗的保護。就這樣,唐村僅用三年時間就發展成了一個風靡全國的小鎮。農民的經濟收入增加了,教育醫療也有極高的保障。與此同時,唐村的生態環境也得到了極好的保護,每年都會聘請相關專家學者進行評估。另外村里人也極其注重對風尚習俗的揚棄,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不斷進行推陳出新。至于那棵大銀杏則成為了一個網紅打卡點,樹旁也開起了幾家店鋪,熱鬧得很。
扶貧干部們這次也當了一回旅客,不過還是讓村里人一眼認出來了,臨別之際,各家各戶還不忘往干部們手里塞滿自家存備的干貨。
傍晚,余暉撲在銀杏樹上,微風拂過,像滿樹的金蝶,飛入人們的心坎。
作者:張欣欣 來源:井岡山大學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