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需補給
大明以前是一名建筑工人,后來在表哥的帶領下,漸漸當上了包工頭。最近,他得知老城區要建環河健身步道,便想包下這活兒。
經了解,這事由城建部門劉主任負責,要想中標,必須疏通好這層關系。后經朋友引見,大明認識了劉主任,并加了他的微信。可是,該如何“拿下”劉主任呢?大明思來想去,決定套用表哥的八字秘訣:對癥下藥、按需補給。他發現,劉主任每天騎電動車上下班,顯然缺一輛車。
晚上,大明給劉主任發微信,暗示騎電動車既不安全,也不符合他的身份,應該換一輛汽車。
誰知劉主任冷冷地回復道:“別動歪腦筋,一切按投標程序走。”
大明的心涼了半截,可細細一想,畢竟是第一次“交鋒”,對方哪能輕易“就范”?
過了兩天,大明又給劉主任發微信,暗示只要他答應“合作”,就送他一輛價值20萬的車。不料信息發送后,劉主任遲遲沒有回復。
大明不死心,沒過幾天,再次給劉主任發微信,暗示只要在工程承包的事上“照顧”一下自己,要輛價值30萬的奧迪也不是問題,然而劉主任仍然沒有回復。難道籌碼還不夠?大明想打電話詢問,卻發現自己已被拉黑,微信也被刪除了。
大明懊惱不已,問題究竟出在哪兒呢?他百思不解,便向表哥請教。表哥聽了,搖頭道:“劉主任這人我認識,你呀,‘按需補給’沒有錯,只可惜補錯了方向。”
“他明明就只缺一輛車嘛!”
“劉主任的確沒有車,”表哥哭笑不得地說,“那是因為他連考八次都沒有考出駕照,這是他的一塊心病啊!你現在反復說要送他車,這不是在刺激他嗎?”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