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下鄉,情滿學堂
為增進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拉近與少數民族小朋友的距離,進一步傳遞溫暖,給小朋友們帶來更多的快樂與豐富的體驗,7月10日,塔里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法學院)“同心共話民族魂·醫療下鄉健康行”志愿服務團隊來到五十一團十二連隊,開展了“民族團結一家親,童心共話中國夢”主題的趣味小課堂,并在課程結束后給現場的小朋友贈送了50個質量過關、美觀大方的書包,用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教育。
課程主要由來自馬克思主義學院(法學院)的于新月同學主講,于新月同學提前準備好圖文并茂的PPT,提問互動配以物質獎勵的授課方式,極大地激發了小朋友們的上課熱情,爭先恐后地舉手回答問題,小朋友們的熱情也感染了陪同上課的家長,他們盡管國語水平有限,但也紛紛側目,大朋友小朋友“手拉手”共同學習,都聽的十分認真,所以這不僅是一堂民族團結教育課,也是一堂生動的國語培訓課。民族團結是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石。從世界各國經驗看,多民族國家要保持穩定,都要通過公民教育這種政治社會化的手段來培養國家認同感。要想使民族團結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要把它作為文化基因,以優秀傳統文化為載體,從小學教育開始,通過生活教育的方式有機滲透到兒童日常活動之中,讓兒童像呼吸一樣自然地接受民族團結教育,使民族團結的思想根植于心,所以我們的趣味課程十分具有實際意義。五十一團十二連的居民幾乎全部是少數民族同胞,而該地區的維吾爾族大人們國語水平普遍較差,因此對兒童的民族團結教育和國語教育尤為重要,每個家庭的孩子都是漢族與維吾爾族溝通與交流的穩健橋梁。
課程結束后,馬克思主義學(法學院)“同心共話民族魂,醫療下鄉健康行”志愿服務團隊聯合共青團第三師五十一團委員會購買了50個精美的書包送給現場的小朋友們。小朋友們看到新書包,眼睛都亮了,拿到書包的時候愛不釋手,和旁邊的小伙伴比劃著誰的更加好看。團隊成員看到孩子們眼中的光,深刻明白了做公益、做志愿服務的意義,傳遞關懷與熱情,點亮陽光童年,青春牽手向未來。
團隊成員趙唐說:“我認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全社會應該共同呵護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培土護苗、聚木成林,就能讓少年兒童成長為心懷遠大抱負,有知識、有品德、有作為的頂梁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準備著。很榮幸能參加今天的志愿服務活動,看到小朋友拿到禮物時那欣喜雀躍的模樣,我們一天的勞累都化為烏有,我今后還會堅持做志愿服務兒童的工作。作為一名塔大的胡楊學子,我為能給南疆大地的人們帶來一些快樂而感到非常滿足。”
團隊隊長張艷敏說:“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關鍵是要從現在做起來。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扎實推進中小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工作,為推進我國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本次活動意義深遠,用生動的實踐化總書記的囑托為動力,為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添一份力量,堅持守好民族團結這條生命線。”
在今后,塔里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法學院)“同心共話民族魂·醫療下鄉健康行”志愿服務團隊將繼續開展各類有關兒童成長的特色社會實踐活動,為鄉村兒童提供更多的關愛與支持,在和他們的學習和交流中,了解他們的煩惱、解決他們的困惑,為民族團結教育事業添磚加瓦,貢獻塔大學子的一份力量。
下鄉支教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