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出一顆心 傾注滿腔情
7月6日安陽師范學院“筑夢·逐光·愛暖四方”支教團從安陽師范學院啟程前往安陽市文峰區家天下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對特困“四類”兒童進行為期一月的志愿教育幫扶。
人們經常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次是我二十年來第一次真正的把知識轉化為實踐,在課堂上與同學們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交流。第一次支教,我的心情很激動,一種神圣的感覺襲上心頭,頓感送人蠟燭,心存光明。從小到大我一直都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成長,感覺像是溫室里的花朵。沒有去過落后的地方,體會不到生活的艱辛和困苦。懷著忐忑又憧憬的心情,我踏上去往支教的路,我不能想象我將會處于是一種怎樣的情景,所以我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我心懷憧憬與篤定前行的心去支教地走走看看,長長見識,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這里的孩子帶去外面世界的信息。這就是我去支教的初衷。望著車窗外一道道美麗的風景,帶著一份執著的信念和一顆熱忱的心,我們到達了支教地點,這十九年以來我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開啟大學新征程的重要一步。
六七月的天氣是聒噪的,總會有些許的抱怨說時間偷走了自己的青春,但我不這樣覺得,自己的時間自己掌握,我很開心也很慶幸,在這個第一次支教的我接觸到了暑期遇見了你們。
支教,這個詞語在我腦海里浮現過很多次,我憧憬著參與支教的那一天,終于,這一天到來了。
第一次支教的我接觸到了“四類兒童”,心頭有種說不出里的感覺涌上,在此刻深知,作為支教老師,不僅僅是一個老師,或許是孩子們的指明者,又或許是他們的希望,這也讓我懂得,老師不僅僅要懂得搞好自己的教學,還要當好使者,促進孩子的發展,為教育事業盡一份自己的綿薄之力。
初次進行課堂講課,擔任老師的角色,對每個大學生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在路上內心猜想著會遇到怎樣的小朋友,我該怎樣進行自我介紹,該怎樣讓他們喜歡上我,第一節課講點什么好呢…想了好多好多,終于到了支教的地方,這個地方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樣,這里沒有專門的黑板,沒有統一的課桌,只能在一個屋子里進行教學,但是社區的老師都很友好,很體貼,老師帶著我們學習如何去對待我們即將接觸到的小朋友。
我們到達這里,老師告訴我們,因為這是一次公益項目,沒有固定的學生,需要提前進行招生,面對一張張電話號碼,每一個電話都擔負著一個故事,心中充滿心酸和無奈,過了一會兒好多家長就準備報名,我們告訴他們明天有時間就可以過來,家長也很有激情,都積極報名,下午和同學們我們一起收拾東西,打掃衛生,為明天學生來這里上課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我們告訴家長每天的九點就可以來上課啦,他們也都很配合,下午終于忙完了,招生的也就結束了。
剛上課我就遇到了一個大難題,小朋友們太活潑了,激情高漲,我都有點招架不住,后來就轉換了上課方式,讓他們互相教跳舞,一節課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下課了,回到住的地方我們一起做飯一起吃飯,這是從沒有過的體驗,此時此刻覺得上課的疲憊也都消失了。第二天早上起來,感覺骨頭都累的要散架了,上課的時候一個小女生給了我一個愛心折紙,我可開心了,收到了來自他們都禮物,心中暖洋洋的,中午送他們放學的時候,直到把他們送到家長的車上才放心,看著家長都開心的笑著,突然覺得自己累點也沒什么,收到了這么多溫暖的笑容,看到他們都笑我知足了,或許,這就是動力吧。
他們上課的時候雖然會調皮,但是他們笨拙又可愛的動作讓我哭笑不得,小朋友喊著,老師好,老師再見,聽到他們響亮的回答及嘹亮的歌聲,我好像回到從前,回到小學時代。看到他們充滿渴望的雙眼,聽著他們那真摯的聲音,我有一種恨不得一下子把我所會的知識全部傳授給他們的沖動,在這一聲聲稱呼中,我心中充滿了感動,充滿了高興,這是我對他們付出的回報,是我的付出得到了回報,付出愛的收獲,在認識和交流的過程中,孩子們的天真,純樸和求知的眼神深深的打動了我。
在這里我苦過,累過,卻依然笑著。我迷茫過徘徊過,卻依舊堅持著。這一路,我收獲的不僅僅是簡單誠摯的感動,不僅僅是珍貴的經歷,還有更多值得回味,值得思考的地方。支教雖然辛苦,但是鍛煉了我的意志,提高了我的潛力,讓我在苦中作樂中提高了身心健康水平。就這些天來,我經歷了許多事情,點點滴滴,一次又一次的讓我反思。經歷了許多感動,大大小小一次又一次的影響著我。我走進了小學教育,了解了小學教育的現狀,認識了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困難與艱辛,體會到了教學的酸甜苦辣。這才是剛開始,我會更加努力的完善我的課程,盡我的最大努力,在這緊張又不缺乏樂趣的課堂中發揮自己的能力,從這次支教中,我也明白每個人的自我水平有限,今后我務必加強學習和鍛煉,不斷完善和提高自我,為真正做一個出色的人民教師做準備。
時間:2022-06-29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鄉村振興,我們在路上
- 本人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第24屆研究生支教團的團長宋佳銘,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都安縣的地蘇鎮進行支教。根據廣西項目辦的要求,本人
- 08-04
- 青春不敗 映山紅遍
- 7月11日,結束了最后一門考試后,安徽師范大學“映山紅”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正式踏上了赴往安慶市楊橋鎮的旅程,開始了為期十五天的暑期
- 07-05
- 支教不分遠近,真心難能可貴
- 我記得曾經看白巖松先生寫的書,書中論述了“身邊的志愿行動”的重要性。如今我們社會中,太多的志愿者爭先恐后地趕往祖國邊遠地區甚至
- 07-05
- 關愛留守兒童,展現π遞數學情
- 拜倫曾說過:“百日莫空過,青春不再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莫過于擁有青春的時刻,每個青年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青春主張。
- 07-05